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成都站!话剧《谁在敲门》震撼开演

更新时间:2025-03-28 17:45  浏览量:5

成都,3月27日由川渝两地联合打造的话剧《谁在敲门》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震撼开演。该剧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作家协会联合指导,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重庆市话剧院共同出品,改编自四川著名作家罗伟章同名小说,自3月16日重庆首演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被誉为"一部叩击心灵的现代乡土史诗"。

聚焦时代裂变,以“门”为镜照见众生

话剧《谁在敲门》以川东大地为背景,通过许家三代农民子女的命运沉浮,折射出社会剧变下城乡文明的碰撞与个体身份的挣扎。故事从许成祥老人的寿宴切入,家族成员因城乡差异、利益纠葛与情感矛盾相继登场,在“敲门声”的隐喻中展开对土地眷恋、生存困境与人性异化的深刻叩问。

从川渝小镇的院坝到县医院的走廊,局部写实的舞台布景与方言俚语交织,将观众拉入充满烟火气的乡土世界。而贯穿全剧的“敲门声”不仅是情节转折的符号,更象征时代洪流对个体命运的冲击,引发观众对自身生活的反思——“从看戏到照镜子只需一部剧”。

深度互动:艺术分享会与舞台导览揭秘创作幕后

3月27日正值“世界戏剧日”,为拉近观众与戏剧艺术的距离,剧组特别举办《从纸页到舞台的文学跃迁:话剧〈谁在敲门〉艺术分享会》。小说原作者罗伟章、导演王筱頔、灯光设计师邢辛,以及主演王弋、李淼、李成龙、姚东伯等主创齐聚现场,与80余位观众展开深度对话。

罗伟章分享了创作灵感与乡土情结,坦言角色原型源于对川东生活的观察;导演王筱頔以“细节真实与诗意表达”为关键词,剖析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初衷;灯光设计师邢辛以“光影叙事”为主题,揭秘了舞台灯光如何与剧情共振。演员们更以鲜活故事打动观众——王弋谈及“长姐如母”的角色呈现,李淼为塑造角色增肥的幕后故事引发掌声,李成龙坦言饰演“许春明”这一桥梁人物需面对诸多挑战,姚东伯则揭秘了跨越50年年龄差的表演心法。现场观众踊跃提问,从方言挑战到灯光美学,主创团队的真诚回应让艺术创作的温度触手可及。

随后的舞台导览活动中,剧中“许成祥”扮演者姚东伯化身向导,带领观众走进1:1还原的川东北老屋实景。观众们轻抚仿古石板,细观穿斗式木构建筑,惊叹于簸箕、条凳等传统农具的岁月质感。当姚东伯揭秘“一吨场景如何平稳换景”时,舞台机械的精密设计与工匠精神令全场赞叹。最令人难忘的是互动环节,十位幸运观众踏上舞台,在姚东伯的指引下近距离触摸舞台细节,瞬间“穿越”至剧中的燕儿坡村坝,有观众感慨:“连木头的味道都像极了老家的堂屋!”

两场活动不仅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更让观众感受到主创团队对乡土文化的敬畏之心。许多参与者表示,这份沉浸式的创作揭秘,让当晚的观剧体验更具情感厚度,“仿佛先走进了戏里,再看着戏走进心里”。

文学成果转换:从小说到舞台的跨媒介生命力

作为文学成果转换的典范,《谁在敲门》将罗伟章63万字的鸿篇巨制浓缩为两小时的话剧,既保留了原著对乡土社会的深刻洞察,又通过戏剧语言赋予其新的艺术维度。编剧喻荣军在改编中提炼出“家族裂变”与“时代叩问”双线叙事,将小说中绵密的心理描写转化为极具张力的舞台冲突。导演王筱頔更以“场景蒙太奇”手法,通过川东北老屋与县医院场景的交替,隐喻城乡文明的割裂与交融,实现了文学意象的视觉化再生。

舞台让文字有了呼吸,演员的表演让角色从纸页上站了起来,这一转换过程不仅是对原著的致敬,更是对文学内核的创造性拓展。

川渝文化联袂,主创阵容铸就艺术高峰

作为川渝两地首次联合投资出品的话剧,《谁在敲门》集结顶尖创作团队,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一级编剧喻荣军提炼原著63万字精华,以“绵密的现实主义抒写”聚焦人性与时代变迁;文华导演奖获得者、一级导演王筱頔则以“细节真实与诗意表达”平衡戏剧张力,在有限舞台释放无限情感。舞美、灯光、音乐、服装造型等设计团队通过多层次艺术语言,将原著的文学性转化为震撼的视听体验。

演员阵容同样亮眼,王弋、李淼等实力派演员以细腻表演刻画角色复杂性,鲜活的人物群像令观众直呼“每个角色都像身边人”。

专家盛赞:现实主义戏剧的新标杆

首演后,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濮存昕评价该剧“生动再现川渝生活百态,让人更懂这片土地”;《中国文化报》原副总编赵忱感慨“观众从看他人故事到反观自身生活,完成情感共鸣的升华”。专家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宋宝珍指出,该剧以“生活流叙事”直面现代性冲击下的人性困境,在同类农村题材中独树一帜;中国评剧院冯静则盛赞其“悲壮感如暗涌海面,直击亲情中的爱恨锥心”。

创新机制助力,开启常态化演出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话剧《谁在敲门》首创主创“版税制”取酬模式,将收益与演出场次挂钩,推动剧目走向常态化演出,为行业提供创新范例。这一机制不仅激励艺术创作,也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感受戏剧魅力。

《谁在敲门》不仅是一部话剧,更是一面时代的镜子、一次对城乡中国的凝视。它用艺术叩问城乡裂变中的个体命运,聚焦时代浪潮中的选择与坚守,以川渝文化为底色,书写平凡生命的史诗,让观众在剧场内外听见“门后的回声”。正如编剧喻荣军所言:“这扇门既关着过去,也开着未来——敲门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成都站演出将持续至3月29日,诚邀观众共同见证这场“思想与情感的双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