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爱乐之城·和世界握手”国际青年春日音乐会在贵安樱花园奏响
更新时间:2025-03-29 01:14 浏览量:4
共奏非遗华章,绽放文化交融之美。3月28日,以“爱乐之城·和世界握手”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青年春日音乐会,在贵安新区万亩樱花园璀璨开幕。来自东盟国家的青年学子与贵州高校师生联袂献艺,以音乐为纽带,非遗为底色,谱写了一曲文化交融的春日赞歌。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爱乐之城·和世界握手”国际青年春日音乐会现场。
非遗闪耀舞台 传统现代碰撞新声
节目《双城记·黔面蜀韵》。
音乐会以“非遗传承”为亮点,将城市的传统文化碰撞融入现代艺术表达。在《双城记·黔面蜀韵》节目中,贵州安顺地戏与川剧变脸同台“对话”。安顺地戏演员头戴彩绘木雕面具,以粗犷豪迈的唱腔演绎古老传说;川剧变脸大师则以瞬息万变的脸谱,展现巴蜀文化的灵动神韵。两大地域非遗的碰撞,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童声演绎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惊艳全场。《侗族大歌+就是哪吒》节目中,榕江古州一小童声演绎的侗族多声部天籁之音,与唢呐交织,彰显非遗的创新活力。
此外,樱花园内设置的“东盟教育交流周展区+主题合影墙+非遗工坊”展区成为互动焦点。东盟教育交流周相关资讯及苗绣、蜡染、大漆等贵州非遗技艺展区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身穿汉服的志愿者现场讲解,游客还可亲手体验非遗制作,感受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国际青年共襄盛举 音乐无界传递友谊
音乐会分为“初绽之章”“绚烂和鸣”“友谊无界”三大篇章,来自30余国的青年学子以多元形式展现文化交融。泰国留学生用泰语深情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越南、老挝留学生带来双语歌曲串烧,留学生们以多语言合唱《对不起,我的中文不好》《我的中文还不错》《明天会更好》,中外合作说唱《华夏》用方言展示潮流文化的国际融合,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青年,用他们的歌声、舞蹈、表演,生动表达“友谊无界”的温暖主题。
音乐会节目表演现场。
活动尾声,全场观众与演员共同唱响主题曲《和世界握手》,无人机表演于夜空中勾勒出“18”“爱乐之城·和世界握手”的璀璨图景,象征中国-东盟青年一代携手拥抱未来的决心。
文旅融合赋能新机 打造“爱乐之城”名片
本次音乐会聚焦“东盟青年×贵州青年”跨界演出,依托贵安樱花园“世界最大樱花基地”的生态场景,以“国际青年音乐会”展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加强人文交流的意义。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爱乐之城·和世界握手”国际青年春日音乐会现场。
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18周年的献礼,本次活动由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主办;特邀四川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安顺学院、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承办;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榕江县古州一小协办。
这场春日音乐会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成为促进区域人文交流、助推贵州文旅国际化的重要窗口。未来,贵阳贵安将持续深化“教育+文体旅”融合,以“爱乐之城”为品牌,谱写开放包容的城市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开学
编辑 陈玲
二审 金忠秀
三审 王鲁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