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新作《和平之光》亮相申城
更新时间:2025-04-06 10:33 浏览量:4
丝竹管弦交响和平愿景,四月沪上奏响时代新声。前天(4月4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携新作《和平之光》亮相上海捷豹交响乐团音乐厅,参与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题引领板块。这是新作《和平之光》首次登陆申城,也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的首演。
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执棒,特邀青年唢呐演奏家刘雯雯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共同献演。整场演出以东方智慧为内核,通过现代交响手法展现民族音乐的国际表达,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民族精神与国际视野的艺术盛宴。
当晚,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内灯火通明。随着彭家鹏舞动指挥棒,音乐会以唢呐协奏曲《大开门》拉开序幕。中国首个唢呐博士刘雯雯以极具张力的演奏技巧,将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创作技法完美呈现,唢呐声与乐团丰富的演奏层次交织,瞬间点燃全场。
随着激昂的唢呐声渐息,丝竹管弦交响,《和平之光》的旋律响起。第一乐章《存亡之道》上演,刻画出春秋乱世的动荡氛围,孙武主题首次亮相,英雄、智慧与理想这三个人物特征在乐曲中凸显,若无止战之法,人民将永远陷于战火。随后,箫声轻启,《上兵伐谋》中的市井烟火与兵法哲思在乐声中相融。后段,兵法主题首次出现,《形篇》《势篇》《虚实篇》中的主要思想随着旋律破茧而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三乐章《百战不殆》,各声部以乐声激烈对话,乐曲声中仿佛有战马奔腾、沙场鏖战,观众屏息凝神,一同感受兵法之势。最后,《和平之光》的思想内核在钟声的余韵中缓缓展开。演出结束后,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对音乐会给予了充分肯定。
“上海之春”是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之一,第四十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演了多台反映民族复兴、时代呼声的作品。本次乐团带来的民族管弦乐《和平之光》,由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李博创作。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李博谈及《和平之光》的创作构思时还提到,“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团体,所以在创作时,我采用了多种中西结合的技法来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场景,为乐曲要表达的主题服务。乐团的青年演奏家们也确实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将作品的内涵精准而富有感染力地诠释出来了。”
本次演出是乐团第五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也是连续第八年携新作登陆上海。“这几年每年我都参与了‘上海之春’的演出,但这是第一次和彭家鹏指挥、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合作。乐团的力量非常足,演绎出了崭新的效果,我演得也很过瘾。”刘雯雯表示。
长期以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一直坚持中国民族音乐交响性、国际性、时代性的创新理念,用民族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用多元形式传递中国声音。乐团曾七度开启海外巡演,足迹遍布16国32城,并积极参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韩国国际音乐节等国际音乐活动。
接下来,乐团将于4月20日联袂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红梅,“二度梅”获得者、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王芳在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呈现“心之弦”民族交响音乐会。(记者 刘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