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关注AI 、鼓励原创、欣赏C-POP,刘欢:希望音乐“要耳朵更加丰富”

更新时间:2025-04-21 06:35  浏览量:3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徐刘刘】《少年壮志不言愁》《好汉歌》《我和你》《天地在我心》《人间道》……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刘欢的歌声陪伴数代人成长。今年与环球音乐签约后,刘欢将开启音乐新征程。近日他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回顾并分享了个人创作生涯与理念,谈及对人工智能(AI)的看法,以及对年轻音乐人和中国原创音乐未来的期许。

刘欢

刘欢不仅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先驱,更以《甄嬛传》原声配乐、《流浪地球》主题曲等创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音乐技法融合,开拓“中国风”音乐的全球认知路径。当被问及最喜爱自己的哪部作品时,他平静回应:“写完就过去了。我很少回过头再去听自己的作品。”这体现了刘欢创作上的“纯粹”:创作源于热爱,而非对成果的执着。

回顾创作生涯,刘欢并未刻意界定自己的“高光”或“至暗”时刻。“高光时刻更多是他人的感受。我在音乐这条路上一直比较幸运,至少我不觉得苦。”他提到在音乐综艺节目中做导师时,常因音乐本身而感动,“我是因为热爱才做音乐,付出再多我心甘情愿,如果感觉到苦我早就放弃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曲《我和你》通过直播传遍世界。刘欢坦言,“对我而言,这只是一次在超大舞台上面向全世界的表演。我的音乐理念早已形成。”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增多,刘欢展现出浓厚兴趣与开放态度。“这是个新领域,我也在关注和学习。音乐界对此反应不一,但它确实能让完全不懂音乐技术的人做出成品音乐,至少是歌曲。”

对于AI生成的作品,刘欢已有初步接触。“我听过一些AI生成的作品,应该是其中较好的,水准可以接受,但并不亮眼。”他举例说,AI写作的小说《红楼梦》虽然评价为“差强人意”,但“现在不行并不意味着未来不行”:“AI既然是人训练的,就可能无限接近人的创造力。它的学习能力强大,假以时日,定能追上人的创造力。”

为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中国原创音乐事业,刘欢在2019年发起“刘欢原创音乐专项公益金”。他透露,此想法源自参与《歌手2019》时的感悟:“我把节目首播日1月11日定为每年公益金揭晓和颁发日。初衷非常简单,就是鼓励中国原创音乐发展。”

基金口号中的“要原创更具力量,要音乐更有态度,要耳朵更加丰富”,也体现了刘欢对音乐多元化的追求。刘欢告诉记者,“要耳朵更加丰富”就是音乐要多元,“我们经常听人夸赞某首歌好,问起究竟怎么好,多数人会说到某句歌词。但归根结底,歌曲的本质是音乐形式,并非文学形式。”刘欢认为,音乐本身应回归核心地位,“汉字表意强大,歌词常凌驾于旋律之上,很多广为传唱的歌曲节奏单一、旋律简单。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音乐就无法长足发展。”

刘欢认为,唱作人是原创音乐的主力,也是世界的流行音乐趋势。“刘欢原创音乐专项公益金”关注的正是30岁以下年轻唱作人。基金通过推荐人投票选出前三名,最终由刘欢综合考量音乐多元性等因素确定获奖者,资助100万元人民币用于创作和制作。该基金前六届已资助6位唱作人,2025年1月,25岁的原创音乐人普阿山以融合电子与民族元素的音乐风格获奖。

“公益金只是抛砖引玉,是在我热爱的领域尽绵薄之力。”面对年轻音乐人“要么妥协流量,要么饿死”的困境,刘欢坦言,公益金无法彻底改变现状,他希望借助各种力量为原创音乐发声。而对于短视频片段化传播对音乐深度化的消解,他表示担忧:“放眼世界,所有流行文化发达的国家面临的问题都一样。”尽管如此,他仍乐观认为,“优秀的东西依然会不断涌现,事在人为。”

对于年轻音乐人,刘欢很欣赏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尝试。“他们视野开阔,互联网让他们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前沿方式和品位,他们的个性不受束缚。当他们着眼于民族文化时,是站在全世界的点位上,而且表达是自发的、自主的。”

提到国风音乐,刘欢认为这些创作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并期待“全球主流音乐中,C-POP(中文流行音乐)能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