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为什么音乐学院培养不出刀郎这样的人?

更新时间:2025-04-25 02:41  浏览量:3

为什么

音乐学院培养不出

刀郎这样的人?

革命圣地刀郎南昌演唱会刚结束,即将迎接刀郎深圳演唱会,再次证明一件事,刀郎复出开演唱会,火遍全网,音乐圈炸锅了,文学界破防了,刀郎真是与众不同,别人开演唱会是向文旅申报,他开演唱会是文旅向他邀请,这主动与被动之差就是不一样,那么为什么音乐学院培养不出刀郎这样的人呢?现在的音乐学院,教授一堆一堆的,都是只能在自己的领域干,有几个教授像刀郎一样,吹拉弹唱,作曲作词,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一把手的。我还发现一个现象,那些比较成功的音乐人大部分都没有上过音乐学院,而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在音乐领域成就并不大,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音乐学院的教学大纲仿佛一本《音乐修仙指南》从和弦进阶到十二平均律,从巴赫复调到现代编曲,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呛水,唯独没桑学生学会“怎么让隔壁大妈听了想跳舞”的感觉。学院派的课程和理论专业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从基础乐理到视唱练耳、和声理论、作曲理论、配器法、乐器演奏等等各方面都是有一套严格标准。而这些标准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古典音乐的基础上的。如果刀郎报考音乐学院,监考老师首先疑问:这什么嗓音?即不是美声也不是民族!可能问一句“你老师是谁”。在音乐学院招生的考场,凡是唱流行歌曲的,大概率不会得高分。再往后,即便专业通过了,文化课分数线是一大关,刀郎文化课大概率不会过关。统招考不上,进修是可以的,进入音乐学院却发现:理论系不教声乐,声乐老师不懂创作,大学英语听不懂,大学语文要挂科。有网友辣评:高手在民间这句话是有道理,刀郎老师有音乐基础且热爱,个人经历将他磨出了特别的韧性,人生中遇到了一个懂他且助他的夫人,再则,刀郎老师能静下心去采风创作,难得可贵。当下学艺人恨不得第一天学艺,第二天出名,接着讲究吃喝穿住行,说到底连喜欢音乐都谈不上,更不要说宏扬民族音乐了。刀郎与众不同就在这里。其实,以前学艺要跟师傅三年无工资师傅只管吃住,师傅说可以出师了才可以出门闯天下。现在行吗?有这种认知,才有可能成为像刀郎老师一样的人。刀郎老师这个叫潜心研学!有几个人能做到?我的观点是,艺术发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为群众所喜欢。殿堂艺术是为贵族服务的。西方的芭蕾、歌剧、交响乐就属此类。东方的戏剧、说唱、杂技、管弦乐、民歌都从民间发展而来。刀郎走的就是民间艺术之正路。结论:刀郎如果进音乐学院,肯定被埋没。换句话说,当今的音乐学院永远培养不出刀郎这样的人才!虽然学院派创作人写不出能火的歌曲,但不代表以后的音乐人都可以走投机取巧的路线,该正儿八经学音乐的,还是得去音乐学院深造。不能一棍子打倒一片,只有写出真正典雅高贵的曲子才会流传百世!对此屏幕前的大家有什么建议一起聊一聊,风里雨里我在等你,我们下期文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