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吴霜:她在心中常青

更新时间:2025-04-27 09:39  浏览量:2

当莎拉·布莱曼现身舞台,岁月与艺术交织出别样篇章。

舞台上,从旋转楼梯慢慢走下一位衣着精美的妇人,动作舒缓,表情娇俏。直到走下楼梯来到台前,观众看到这是一个已经老去的丽人,不年轻了,不苗条了,脸上厚厚的脂粉下掩藏不住眼角唇边的褶皱,但还是举手投足尽显轻盈,谈笑间顾盼神飞。让人感觉不适的是身材,完全没有腰肢,臃肿的肚腩,穿着夸张垫肩的长裙,为的是掩饰肥胖的上半身,头发飞扬分散,向两边膨胀,如此一来更显得脖子短了。当她走到台前的时候,台下的人清楚地看到了她……于是,时间似乎停顿了。这里面有一个呼之欲出的潜台词:啊?这是她吗?……真的是她?

遗憾的是,答案是正确的,这确实就是她,是我们概念中那个女神般的歌者——莎拉·布莱曼。

这是几天前,一场音乐剧的演出上,剧中角色与扮演者竟然如此惊人地一致:一个艺术生涯走向尾声的可悲女人。音乐剧是在欧美一带很著名的作品《日落大道》。我的学生娜娜跟我说:吴老师,我老公他们公司引进了音乐剧《日落大道》,去看吧?莎拉·布莱曼主演的。我说,不会是她挂名,让年轻演员演吧?不是,确实是她演的。于是,我们几个人驱车四十分钟到了北京副中心,为的是去看久违的莎拉·布莱曼。

《日落大道》这个戏我早就知道,故事是一个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的主题,明星的陨落。一位过了五十岁的女演员,曾经有过无数辉煌的记录,屏幕上的万人迷,万千观众心中的偶像,拥有过无数追随她的影迷,所到之处无人不为她倾倒喝彩……不过,那是在她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了。而我们在舞台上见到的,是大明星年过半百之后了。一个年轻的编剧找到她,向她讨教进入演艺圈的处世密码,却不自觉地和比他大了二十岁的老明星搞在了一起。明星希望年轻编剧为她打造新的剧本,以图重振旗鼓东山再起,编剧心知肚明这就是强弩之末绝不可能实现的白日梦,但是无法拒绝明星为他提供的金钱、豪车,还有富丽堂皇的住宅别墅,便与他母亲年龄差不多大的老明星厮混在一起。然而在工作中他遇见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女演员,真正的爱情出现了。结局其实是很容易猜到的,年轻编剧提出要离开老明星,这当然是捅了马蜂窝。当编剧终于下决心提着箱子离开这座用金钱堆起来的堂皇别墅的时候,怒火中烧的老明星举起了枪对准夺门而出的编剧,扣动扳机……

故事有些老套,只是由于有莎拉·布莱曼领衔主演,才会使人关注,尤其莎拉曾经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现场演唱过,在中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票房还是可以的。但是,距离她2008年到中国演出也已经十七年过去了。有时回头望一望,你会发觉在这世界上最大的杀手不是疾病不是阴谋也不是战争,唯有时间,时间才是永远无人可以战胜的大魔头!毁你美貌、蚀你健康、废你光鲜,甚至夺你生命都如探囊取物般不动声色轻而易举。任何男神女神都逃不脱时间动作于无形的摧残。这才是真理。

当年的女神如今的样子真是令人唏嘘啊。剧中有一个小情节,当时引起了观众的一种奇特反应。在年轻编剧从外面的声色犬马中回到别墅的时候,看到孤独的老明星坐在沙发上低声饮泣,心中顿时产生了歉疚,走上前去附身亲吻她,当他背对观众蹲下身去给沙发上那肥胖甚至笨拙的莎拉送上这个吻的时候,观众席忽然就发出了一片“哦哟……”的感叹声,包括我,也做出了同样的反应。因为这个反应实在是很不礼貌,很不适宜,明显是一种替那位年轻编剧不值的嫌弃感。在“哦哟”之后又是一片尽量想抑制却又抑制不住的浅浅的哄笑。我觉得莎拉一定听到了,不知她会怎么想,无论如何,这事情发生了,而且我觉得她演出几场就会发生几次。因为,舞台上的情景给人产生的直接反应就是那样的,而不幸的是这反应是莎拉造成的。更不要说歌唱了,莎拉当年是唱美声出身的,但是六十四岁的她现在的声音已经不再清亮,最后一段辉煌的独唱她尽力演唱还是无法压住乐队的交响声。当年的曼妙歌声如今去哪儿了?

当演出结束,一直认真表演卖力歌唱尽量圆满完成舞台任务的莎拉还是获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这掌声里有对女神的尊重,有对她真挚的表演态度的认同,同时也有对刚才不自觉发出那声不礼貌的揶揄的歉意。

走出剧场,看着硕大的莎拉·布莱曼精心化妆却掩饰不住老去的剧照,我想着,如果再有她的演出,我也许不会去了。曾经的那个莎拉已经远去,她不会再回来了。我只有在心里深处维护住那曾经辉煌的美好,那种美好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