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摇滚音乐人丁武与重机骑士的淮北对话
更新时间:2025-04-27 12:04 浏览量:3
文化融合的 “破界实验”
——著名摇滚音乐人丁武
与重机骑士的淮北对话
作为中国摇滚乐坛的传奇人物,丁武早已突破音乐人的单一身份,在绘画、摄影、实验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持续探索。第二届全国城市精英重机巡游·淮北站活动期间,这位跨界艺术家以根据地重型机车俱乐部主席的新身份现身淮北。《淮北日报》记者对丁武进行了独家专访,围绕艺术边界拓展、文化融合创新、AI与艺术创作等话题展开交流。
4月25日上午,记者在酒店见到丁武。虽然前一天下午抵淮后忙于排练未能外出游览,但城区秀美的自然风光、改造后静谧安然的湖景,以及偶然品尝到的本地美食烫面,都让他对淮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丁武邀请了活动参与者根据地重型机车俱乐部成员、相王重机代表及演出人员围坐草地,共同接受采访。
淮北相王重机俱乐部主席汤勇和会长高百安率先分享见解。汤勇表示:“希望更多人通过活动走进淮北、了解淮北、爱上淮北。”高百安从文化碰撞的角度提出:“工业城市与摇滚乐、重型机车之间存在着独特的美学共鸣。”
“淮北是南北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根据地重型机车俱乐部创始人杨坚介绍,此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俱乐部将与相王重机深化合作,未来计划将活动从重型机车巡游拓展至音乐节、绘画雕塑展等多元艺术形式,最终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季品牌。
一晨风夏乐队主唱胡亮与茉莉民谣歌手张泽琪则表示,淮北独特的城市气质为他们带来了全新创作灵感。“淮北充满亲和力,处处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温暖气息。”张泽琪说。
莞尔清音传统美学空间创始人、深圳市宝安区清音昆曲古琴社社长洪莞尔,身兼多项传统文化传承要职,此次专程以古琴爱好者的身份来到淮北。她坦言此行不为重机巡游,而是怀着对“广陵绝响”的敬仰之心前来“朝圣”。“淮北是嵇康故里,每个古琴人的精神原乡。”洪莞尔轻抚琴弦说道。
同为古琴爱好者的丁武还即兴与洪莞尔来了一场古琴合奏。当《高山流水》的悠远琴韵在湖畔荡漾,清风徐来,阳光温柔地洒落在每个人身上。
丁武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艺术感悟,随着岁月沉淀,艺术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表达。在这个从“家书抵万金”到信息爆炸的时代巨变中,艺术恰如其分地架起了情感沟通的桥梁。无论是古琴雅集、摇滚现场还是机车聚会,不同代际的文化积淀都在持续叠加,最终凝结成永恒的精神财富。“流量只是过眼云烟,”丁武意味深长地说,“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它能否穿越时空,触动人心。”
在谈及文化融合创新与文旅发展时,丁武认为,这需要政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更需要给予足够的培育时间,就像经营一片文化试验田——既要有观众前来观赏,也要有从业者精心培育,多方合力才能让文化之树茁壮成长。“关键在于让大众真正理解这些文化形态背后的深层意义。”他说,无论是古琴艺术还是重机文化,传播的核心在于价值传递。“当年轻人知道《高山流水》承载着‘以琴会心’的精神境界,当大家理解重机文化代表着工业美学的现代演绎,这些文化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获得持久生命力。”
当谈及AI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时,丁武给出了辩证的见解。他肯定AI作为技术工具在某些创作环节的辅助价值,但更强调艺术创作最珍贵的恰恰是那些不可复制的偶然性和不完美。“琴弦间的颤抖、即兴的变奏,这些人类特有的灵动才是艺术的灵魂。”丁武指出,不论在哪个领域,过度依赖或刻意操控AI都可能导致创作陷入功利主义的窠臼,丧失其应有的沉淀与思考。在他看来,AI可以成为创作者的助手,但永远无法替代人类独有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
采访尾声,记者提及淮北本土现象级乐队“涂鸦桥”,丁武欣然寄语年轻的音乐人:“愿大家在热爱的音乐中找到纯粹的快乐,在创作中遇见真实的自己。音乐不仅是自我表达,更是连接人心的桥梁。”
淮北市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于晓/文
冯树风、梅月/图
编辑:化晓芹
编校:胡帅
编审:王伟
审签:刘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