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期待更多有志青年返乡入乡
更新时间:2025-04-27 18:01 浏览量:2
期待更多有志青年返乡入乡
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个95后小伙回村种地,同时在村里“打几十份工”的视频在网上火了,得到了数百万网友的点赞。在村里除了种地,能打什么工呢?根据视频讲述,小伙“打工”没有工资,是帮村里老人维修电灯、电视、手机,充当免费出租车司机、生活物品采购员,等等。小伙说:“村子需要我,而我也需要村子”。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真棒,年轻人”“人最大的成功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这并非个例。放眼全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意识到“村子需要我,我也需要村子”,正与乡村上演精彩的双向奔赴:在福建寿宁县,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的青年返乡入乡,深耕中药材、食用菌、优质水果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端上“金饭碗”;在浙江安吉县余村,一大批怀揣梦想的青年集聚于此,带动数字游民公社、咖啡馆、露营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显而易见,当青年的梦想扎根在了乡村沃土上,个人价值与乡村价值实现同频共振,青年与乡村便互相成就彼此。
如何为这场双向奔赴加油助力?应瞄准返乡入乡青年所需所盼,用好政策大礼包、撬动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更多“阳光雨露”的滋养,让他们回得来、留得下、干得好。在服务上发力,比如打造乡村创业孵化基地,配套提供工位、直播间、洽谈室、展示展销场所等资源要素,并给与租金等优惠或减免支持;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为返乡入乡青年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培训提升等服务。在资金上助力,可以加大政策性资金补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拓宽返乡入乡青年资金融资渠道,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在精神上激励,比如举办相关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创业大赛等,选树优秀典型,增设荣誉称号予以表彰奖励,增强返乡入乡青年的成就感和身份认同。在生活上给力,比如推出乡村人才公寓,完善饮食、交通等生活配套设施,打造网红餐饮、乡村音乐、品牌潮店、运动休闲等生活新场景,让青年舒心生活。
有了更多“阳光雨露”的滋养,青年才能在乡村沃土中茁壮成长。当更多青年以梦为笔在田野上写下奋斗诗篇,当更多村庄因青年扎根而萌发蓬勃生机,广袤乡村必将铺展更美的振兴画卷!
作者:杨钰
编辑:徐锋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