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为舟 以研为桨——清怡小学北校区音乐组青年教师磨课成长纪实
更新时间:2025-04-28 17:17 浏览量:3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每一节好课,都是匠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次蜕变,都是团队托举的成长礼。” 清怡小学北校区音乐教研组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立足课堂·锤炼师能”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沉浸式教学研磨活动。
第一乐章:初绽·破茧之思
青年教师王文哲老师选定一年级《这是什么》一课,首次备课设计停留在“教唱+律动”的常规模式。教研组在初稿研讨会上抛出关键问题:“怎样将猜谜转化为音乐思维训练?”“ 谜底揭晓后如何深化审美体验?”“怎样把音乐与生活相关联?”等等。师傅张苗老师建议以"体验--探索--表现"为主线重构课堂,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情境中感知音乐。经验丰富的王银晶老师提出:尊重学生年龄特点,深挖本课内涵,用游戏化、生活化的理念来设计教学环节。
首次试讲课后研讨时,教研组用“亮点+建议+期待”展开诊断:肯定教态亲和力,建议将知识难点教学回归音乐本位,通过聆听+手势直观的方法进行解决,增强教师示范的精准性。
第二乐章:重塑·匠心之琢
王老师经历三轮修改,课堂实现了蜕变:教师生动形象的示范与音乐视频的结合,搭建审美与文化理解的桥梁,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时间的作用。同时实现了音乐生活化这一新课标理念,王老师化身美丽的小闹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童趣,设计“小小歌唱家、小小演奏家、小小舞蹈家”等环节,通过身体律动---图形谱---八音钟的二声部初探等阶梯式活动深化音乐感知。
第三乐章:绽放·成长之光
在全区新任教师展示课上,王老师用优美的律动、情景化的环节设计深深吸引了学生,得到音乐教研员马老师的认可。当《这是什么》的最后一个音符轻轻落下,我们听见的不仅是童声演绎的生活交响,更是教育者突破学科壁垒的思维觉醒。
磨课,不仅是打磨一节课,更是打磨教育者的初心。当青年教师在集体智慧中实现专业觉醒,当传统课堂在思维碰撞中迸发新的活力,我们听见的不仅是童声嘹亮,更是教育生命拔节生长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