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部当代原创作品撑起全场,广州交响乐团音乐会写满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5-04-30 15:33:22 浏览量:4
“中国本土的交响乐团当然要演好西方经典,但更要推广中国原创。”指挥家黄屹说。日前,黄屹作为音乐总监率广州交响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亮相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当大部分参演乐团都选择带上西方作品时,广州交响乐团用《都会》《悲喜同源》《追光》3部有着浓重中国烙印的当代委约作品贯穿全场,交上了一份不太一样的答卷。
音乐会上半场,华人作曲家周天创作的《都会》率先奏响,曾获格莱美提名的他展开一幅“笔触”细腻的交响画卷,音符间,千年都会广州的历史积淀与烟火气鲜活热络。著名作曲家陈其钢的二胡协奏曲《悲喜同源》随后上演,二胡演奏家陆轶文用古朴音色对话西洋管弦,曲中流动的中国意蕴深远宽广。
下半场,青年作曲家龚天鹏的交响曲《追光》奏出强音。沿着《国际歌》的灵感,龚天鹏用国际化的交响语汇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真理、同世界人民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广东音乐元素自然地融入其中,别致灵动。当北京音乐家协会合唱团用法、俄、英、中四种语言唱响《国际歌》时,饱满澎湃的音浪震撼人心。这首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而作的《追光》虽然讲述着中国故事,但龚天鹏并未刻意采用民族乐器或标签化的地域特色。“写作时,我努力了克服以往的弱点。”龚天鹏说,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摆脱种种先入为主的、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束缚,提炼发自心底的声音,把当代年轻人眼中的大好河山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黄屹看来,“用交响乐团的标准配置来表达中国声音,是传播中国音乐的重要途径,这可以降低中国作品被国际乐团演奏的门槛,推动作品的推广。”未来,广州交响乐团将继续推广委约新作,在丰富中国作品积累的同时,也为更多中国作曲家提供讲好中国故事、施展才华的平台。
记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