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音乐剧<地下铁>巡演开启!首站上海站观众泪目》

发布时间:2025-05-06 18:10:00  浏览量:3

## 当盲女孩的琴声穿透地下铁:一场关于"看见"与"被看见"的灵魂巡礼

上海文化广场的灯光暗下,舞台上一列由光影构筑的地下铁缓缓驶来。当视障钢琴家陈佳莹弹奏的第一个音符在空气中震颤时,前排观众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这不是普通的观剧体验,而是一场关于城市孤独症的解码仪式。音乐剧《地下铁》2023全国巡演的首站,用最温柔的暴力撕开了现代人精心包装的脆弱。

一、黑暗中的视觉革命:当"盲视"成为第三只眼

舞台设计师王墨的颠覆性创意在开场十分钟就征服了观众:通过特殊的光影装置,正常视力者首次体验到视障者的感知世界。模糊的色块、失焦的轮廓、断裂的线条,这种"逆向舞美"让习惯视觉轰炸的都市人突然陷入认知困境。当主角小宛(周蕙饰)说出"你们看见的月光,在我耳中是C大调的琶音"时,剧场里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叹息。

这种感官置换的魔法在第二幕达到巅峰。观众佩戴特制眼罩,仅通过环绕立体声与触觉地板感受剧情发展。制作人林展秋透露:"我们拆除了剧场里158个座位,铺设了能模拟地铁震动的智能地板。"当男主角阿翔(郑云龙饰)的独白《黑暗是我的保护色》响起时,不少观众发现自己竟在黑暗中流下了眼泪。

二、城市空心病的音乐处方笺

作曲家陈建骐这次玩起了危险的音乐实验:将地铁报站声、自动扶梯运转声、刷卡提示音全部音乐化处理。开场的《机械摇篮曲》里,采样自上海地铁2号线的"车门即将关闭"警告被解构成4/4拍节奏基底,配合钢管模拟的轨道摩擦声,竟谱写出令人战栗的都市安魂曲。

更精妙的是角色音乐语言的设定。小宛的主题旋律始终游走在全音阶之间,象征视障者独特的空间感知;而金融精英阿翔的唱段充满尖锐的半音冲突,直到最终曲《看见你的声音》才融解为和谐的大三和弦。这种音乐治疗过程,恰是当代人精神困境的最佳隐喻。

三、末班车上的集体疗愈

演出结束后发生的场景堪称奇观:散场通道被自发延长了四十分钟,成群的红着眼眶的观众在出口处交换纸巾和拥抱。剧场特别设置的"声音明信片"录制区排起长队,人们对着麦克风倾诉那些地铁里没敢说出口的道歉与感谢。

心理学教授李欣在现场调研中发现:"87%的受访者表示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种共情效应在都市题材作品中极为罕见。"制作组或许没想到,他们精心设计的沉浸式体验,最终演变成一场城市丛林的集体心理治疗。

当末班地铁的呼啸声从剧场地底隐约传来,某个戴眼镜的男孩突然在座位上嚎啕大哭——这失控的瞬间,恰是《地下铁》最成功的舞台效果。艺术总监梁钟允说得好:"我们要做的不是完美的演出,而是让每个观众在离场时,都能听见自己心里那个被地铁噪音掩盖已久的声音。"此刻的上海夜空下,无数刚经历灵魂震颤的都市人,正用全新的感官重新丈量着回家的路。


原创音乐剧《南孔》全国巡演4月首站上海 凭票兑换免费游衢州大礼包



2022音乐剧《隐秘的角落》上海站将于1月20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