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流量至上、演出事故,央媒怒批音乐节乱象,这一次连周深都被牵扯

发布时间:2025-05-06 18:42:35  浏览量:3

文|春和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音乐节上,这边赵露思穿着华丽演出服,在舞台上疯狂鞠躬道歉,说自掏腰包给粉丝送礼物;那边罗云熙和粉丝聊天超时,导致周深的演出时间被压缩,造成双方粉丝争执。

曾经音乐节是专业歌手用音乐点燃全场,现在却逐渐成为流量演员和网红的“跨界镀金场”。

五一期间,超20个城市近30场音乐节扎堆开,专业音乐人被挤到角落,票价却跟着流量水涨船高。

乐迷花着大价钱,最后听的是广告和混乱的现场,音乐节的艺术性还有多少?

演而优则唱,靠着演技圈粉的优秀演员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涉足音乐领域。

可演员登上音乐节舞台当歌手成为常态,“流量至上”现象在娱乐圈蔓延。

罗云熙

在当下音乐节市场大热的浪潮中,尤其是五一期间,全国近30场音乐节落地,原本以歌手乐队为主的舞台,逐渐成为演员和网红占领半壁江山的阵容。

赵露思、张新成、罗云熙这些原本活跃在影视剧中的流量小花小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歌手,开始了在舞台上卖力演出。

赵露思

那些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活跃着的,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也开始在各大音乐节粉墨登场。

从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到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一场场音乐节沦为吸金工具,过度商业化使得音乐节在舞台呈现、音乐创作等方面的艺术性大打折扣。

张新成

专业歌手和乐队生存空间不断被自带流量的跨界艺人挤压。

由于音乐节邀请流量明星参演导致票价暴涨,音乐节的核心价值被稀释,普通乐迷在这场商业浪潮中被迫离场。

音乐节该是乐迷的天下还是粉丝的地盘?

音乐节一旦开起来,那就是无法复制的现场,而面对台下万千歌迷的期待,安排混乱的事情却时有发生。

最近为乐迷诟病的元气森林音乐节,因“音乐节路段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演出时长安排出现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乐队演出期间还播出了超过20分钟的广告。

落日飞车乐队迟到近半个小时,这中间却没有继续走流程,后续歌手上台时间却在不断缩水。

郑钧、老狼、柳爽、崔健等音乐人上台匆匆唱歌,不少歌手被砍了原本要唱的曲目。

慌慌张张地演出,可见后台安排的混乱。

落日飞车演出

而那天要在最后出场的赵露思,原定有30分钟的演出,到最后只剩7分钟,她上台唱了两首歌就要和台下粉丝告别。

准备好的演出服,脸上精致的妆造,却掩盖不住她的狼狈。

在台上她拼命鞠躬道歉,说可以拿票找工作室,自己出资给这些来现场的粉丝送礼物。

赵露思道歉

突发意外也许可以理解,在太湖湾音乐节则出现了更为荒唐的一幕。

演员罗云熙上台后,在互动部分对时长没有把控,和台下粉丝聊天互动超时13分钟,导致最后出场演唱的周深,演出时间被压缩。

因为不能超过报备时长,到最后出场的周深,就被砍掉了原本要唱的歌曲。

这造成双方粉丝因此事爆发不满。

罗云熙、周深

唱几首歌,有几分钟的互动时间,这在彩排时就应该安排好的事情,竟然能在现场上演如此混乱。

在严谨安排之下,艺人依次轮番登场完成演出,本该是最常态的事情,可频频发生超时之争,让艺人为之被攻击,实在让人唏嘘。

可在一场场音乐节频繁开启的同时,因安排不当无法拥有良好舞台体验的,并非只有艺人。

音乐节的票都是没有座位号的,这也造就了不少想近距离目睹心中偶像的乐迷,在音乐节前一天就开启夜排。

半夜带着帐篷在音乐节检票口等着,一旦开始检票就第一个冲进去占个前排好位置站着。

可终究是有乐迷被辜负了。

冲进音乐节场地沾了一脚泥,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为了吸金,快速推平的场地,没有经过风吹日晒的土地,在人群的走动下,不堪入目。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

中原迷笛音乐节

而歌手开唱,音响设备的简陋也常常暴露无遗。

台上歌手唱一句,没有调试完好,专业度跟不上的音响,能把这一句重复三四遍。

嗡嗡声下,只剩乐迷看着偶像上台的狂欢,音乐性就这样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音乐节场内那些摆摊的小商贩,也总是非常随机。

因缺乏一定的管理,餐饮昂贵且难以下咽已经成为了常态。

元气森林音乐节上,普通的纯净水要10元一瓶,元气森林的饮品要20元,因为口渴的人比较多,光是买水都要排队半个多小时。

场内在狂欢中,场外急着检票的乐迷早已怒气冲冲。

芒禾音乐节上,因为人多网络差造成了兑换纸质票困难,排队领手环及检票队伍十分壮观。

乐迷情绪高涨之下集聚在检票口齐声大喊“退票”,最终主办方迫于压力直接开放了闸机。

除了检票环节出问题,主办方高估演出场地承载量,票务系统出现问题,导致门票卖超的情况,更是让音乐节主办方的专业性再受质疑。

市场蓬勃发展,主办方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问题频出之下,主办方也开始出现了缺乏责任担当的“摆烂行为”。

如果遇到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音乐节往往需要择期举办或直接取消,这对于主办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面对这样的情况,能够及时反映的主办方实在不多。

乐迷从全国各地赶来,却遭遇恶劣天气,这时主办方该什么时候通知取消或者择期再办。

乐迷损失的费用该如何计算,这一规则到如今一直没有明确标准。

大麓青年音乐节

而在近期举办的元气森林音乐节,更是出现了主办方反复无常的情况。

因下雨,该主办方在凌晨通知取消活动,不少夜排的乐迷闻之失望回去,结果早上又临时变卦宣布活动照常进行。

这一来一回的更改,让当天现场的气氛十分冷清。

而在因演出安排问题造成演出超时长等问题上,主办方却少有出来承担责任的。

往往是粉丝之间在网络上义愤填膺,寻找是谁占用了原本的时长,去抓住一个所谓的“元凶”进行批判。

就像这次太湖音乐节,主办方将自身问题转嫁到罗云熙和周深以及双方粉丝。

原本该承担责任的那一方却隐身在了这场闹剧中。

音乐节不该是资本逐利的“快消品”,也不是流量明星的“吸金秀场”。

它本应是音乐人与乐迷灵魂共鸣的乌托邦,是自由与热爱的狂欢地。

虽然当下乱象丛生,但我们依然相信,那些为音乐坚守的声音不会被淹没,那些真正懂音乐、爱音乐的主办方终会出现。

当流量泡沫褪去,当专业回归舞台中央,音乐节必将重燃热血与激情,成为每个人心中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

部分消息

佛山草莓音乐节被质疑管理混乱、音响“失声”,观众齐喊退票|南方都市报

赵露思方公布音乐节补偿措施,此前原定 30 分钟的表演被压缩至 7 分钟引争议|极目新闻

连上热搜!罗云熙周深 “超时之争”,暴露音乐节流量化矛盾|北京日报

演员扎堆音乐节,是丰富了舞台还是流量自嗨?|澎湃新闻

记者观察 | “五一” 音乐节市场火爆,听者要 “留心” |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