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深圳口述史 | 陈楚生:心中有歌,人生有光,深港给我音乐创作养分

发布时间:2025-05-07 08:21:22  浏览量:4

总第99期

我出生在海南,深圳是我音乐路上的起点,我在琴行学吉他,在酒吧唱歌,一点点摸索、积累,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2007年,我参加《快乐男声》,被更多人认识,也从深圳出发,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我一直觉得深圳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它包容、有前瞻性、有魄力。希望它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氛围,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这里,爱上这座城市。

陈楚生

出生于1981年7月25日,海南三亚人,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吉他手,SPY.C乐队主唱。2007年,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曾在深圳创作《有没有人告诉你》《白石洲》《她们》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这种生活让我愈发清晰地意识到:我不该把时间消耗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我要走出去,去寻找新的可能。

我爱音乐

从港乐中汲取开始的力量

对音乐的热爱,是在初中时悄然萌芽的。那时卡拉OK正风靡一时,每到周末,我们便三五成群地去唱歌,彼此欢唱,也彼此分享。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香港乐队Beyond在红磡体育馆的演唱会录像,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震撼、完整的舞台表演。红磡的灯光如银河般倾泻,黄贯中抱着吉他在光束中摇摆,那种自由、洒脱的状态深深印在我心里,也从那一刻起,我对吉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世纪90年代,Beyond在校园里风靡,几乎人人都会哼唱他们的歌。海南的天气总是炎热的,闲暇时,我们一群朋友骑着摩托车,迎着海风,高声合唱《海阔天空》《光辉岁月》……Beyond的歌里有力量、有情怀,也有共鸣,总能唱进我们的心里。

▲陈楚生“荒芜之境”2025巡回演唱会。

当车开入深圳

那里有从没见过的霓虹

后来,音乐渐渐成为我生活的必需品。某个周末,朋友酒吧临时缺人,叫我去帮忙弹唱。那晚,我和朋友演唱了几首曲子。站在那个不大的舞台上,手里握着陪伴我多年的吉他,听着自己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空间,我仿佛第一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那段时间,我在哥哥开的维修店里帮忙,日复一日地拆装、修理、记账。晚上回到家,手指总是沾着洗不掉的机油味。这种生活让我愈发清晰地意识到:我不该把时间消耗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我要走出去,去寻找新的可能。

我本计划去北京的迷笛音乐学校学习吉他,但因为经济和现实原因无法实现。正当我踌躇之际,父亲得知他的朋友在深圳开餐厅,正好缺人手,便带着我坐上了长途巴士,前往深圳。

抵达深圳的那个夜晚,我们在华强北转了一圈,霓虹灯下,人声鼎沸。那天,我幻想了许多,一切的美好,都与这座城市有了关联。

现在想来,正是深圳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找到真正想走的路。

在深圳开始了

我的音乐生涯

父亲离开后,我便在餐厅安顿下来。每天清晨,我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择菜、切配、送外卖、招呼客人、收银结账。晚上九点打烊后,就和店里其他的伙计挤在大通铺上,轮流等着用那间总是排着长队的浴室。

▲陈楚生曾在深圳本色酒吧驻唱。 深圳市本色音乐研究院提供

工作没多久,生活悄悄迎来一个转折。我发现餐厅对面新开了一家琴行,得知琴行可以学吉他,我就马上报了名。从此每周我都要抽一天,去上那节吉他课。

学吉他的过程中,我偶尔也会哼唱几句。吉他老师听了之后,觉得我嗓音不错,就劝我尝试唱歌。他不仅一直鼓励我,还带我去华强北的酒吧看演出,让我熟悉现场氛围。一个月后的周末,他把我推上舞台。那一晚,我唱得并不完美,却收获了久违的满足与心跳。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在深圳的驻唱生活。

边走边唱

让更多人听到我的音乐

我一直觉得自己运气很好。我刚到深圳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原创音乐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深圳电台有一档很受欢迎的音乐节目叫《边走边唱》,由夏冰老师主持。

▲2006年,陈楚生(中)参加深圳电台飞扬971“鹏城歌飞扬”活动,现场主持刘洋(右)、扬阳(左)。

在琴行学吉他时,我认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听过我写的几首歌后,主动把我的作品推荐给《边走边唱》节目组。没想到夏冰老师听后觉得不错,邀请我去电台录了几首歌的小样。

正是通过这次机会,我认识了许多深圳本地的原创音乐人,才发现,原来这座城市里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热爱音乐的人。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创作,特别开心。

当时《边走边唱》影响力广泛,我的音乐就这样慢慢被更多人听到。现在想来,正是深圳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找到真正想走的路。

那些在308房弹唱的夜晚、楼下房东太太催单的声音,都涌入心头,化作《白石洲》这首歌。

“夜色黯然 灯火珊澜 生活还依然”

因为都是晚上驻唱,我的生活基本交给了夜晚。每个深夜,我穿梭在城市的角落之间,看着万家灯火与夜色交错,有时会生出一种说不清的迷茫,好像自己只是这座城市里的一个影子,一个游走在边缘的人。夜色是黑的,却又被霓虹灯点缀得斑斓,像是给你一点希望,可等天一亮,那点光亮就无声地消失了。

一个下班的深夜,凌晨十二点半,我在振华路的本色酒吧唱完最后一场,准备赶最后一班巴士。街灯昏黄,风吹得有点冷,我独自走在街上,脑子里突然浮现出很多海南的画面:家人、朋友,还有那些年少轻狂、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心里忽然泛起一阵强烈的失落感,那是我来到深圳的第五个年头,时光荏苒,但自己仿佛依然是这座城市的过客。

更巧的是,这条路,正是我来深圳第一晚走过的路。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五年过去,我还在走着同一条路,仿佛我的世界被困在一个地方,原地踏步。

回去后,我将这种复杂而浓烈的心情转换成一句句歌词、一个个音符,最终写成了《有没有人告诉你》,这首歌也成为许多人认识我的第一首歌。

“那时的日子很难

梦很多 行李简单”

《一夜》这首歌的种子,也是在无数个深夜赶场的路上悄然埋下的。

当酒吧的霓虹熄灭,喧嚣的人群散去,我独自拖着琴箱走在空旷的街道上,耳边还残留着方才的掌声与欢呼,眼前却只剩下路灯投下的伶仃身影,那种落差感特别大。歌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交错中,一点点成型的。

▲2011年5月,陈楚生(右)在深圳大运会火炬传递中。深圳报业集团资料图

我曾住在白石洲,那是深圳著名的城中村。楼与楼的距离只是缝隙,狭窄的巷子里却总是挤满了来深打拼的年轻人。后来听说白石洲要拆迁了,我心里五味杂陈,那些在308房弹唱的夜晚、楼下房东太太催单的声音,都涌入心头,化作《白石洲》这首歌。

很多人用“艰难”来形容那段岁月,但在我记忆里,那是生命中明亮的时光。虽然日子不轻松,但我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快乐——有梦想、有热情,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那些在深圳唱歌、弹琴、写歌的岁月,是我音乐生命中最珍贵的养分,也是我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

勇敢地穿过人群

在《港湾》中一步步照见自己

2003年,我参加“2003全国PUB歌手大胜战”,夺得总冠军。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走到聚光灯下,被许多人认真聆听。这场比赛不仅为我打开了音乐的大门,更让我与百代唱片(EMI)签下合约,由此踏上更为广阔的音乐之旅。

比赛结束后,我受邀前往EMI香港分公司参观,那是我第一次到香港,走出火车站,迎面而来的右舵车流让我瞬间恍惚,这个与内地截然相反的交通规则,成为我对香港最初的鲜活记忆。穿梭在旺角街头,那些层层叠叠的茶餐厅招牌在霓虹中闪烁,仿佛把我拽进了儿时录像带里的港片场景。

多年后,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我有幸受邀演唱献礼作品《港湾》。那是一首粤语歌,旋律温润,情感深沉。当录音室的耳机里传来前奏的钢琴声时,记忆突然被拉回1997年7月1日的校园——那时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和全校师生站在榕树荫蔽的操场上。

那天,各大媒体、电视台、收音机都在同步直播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全过程。大家一边站着,一边认真听着直播,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只有广播里驻港部队军靴踏地的铿锵声,与树梢的蝉鸣奇妙地共振着。

如今,依然用这首歌致以我最真挚的祝福。愿香港安定繁荣,愿祖国昌盛强大,愿所有努力生活、坚持梦想的人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

向海而生

与深圳一起大步向明天去

2023年,我与福田区合作了一首歌《向海而生》,这首歌以深圳红树林为背景,用优雅灵动的鹭鸟作为深圳人的象征,生动地诠释了人与城市、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共生关系。

每次唱起这首歌,我的脑海中都会不自觉地浮现出初到深圳时的画面。那时候的我,还未踏足舞台中央,尚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努力生活、悄悄发光。那些日子虽平凡,却是我音乐梦真正扎根的地方。歌声响起时,那些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带着岁月的痕迹,也带着我对这座城市沉甸甸的爱意。

对我而言,深圳意义非凡。它是我离开海南家乡后踏上的第一座城市,更是我心灵的第二故乡。在深圳,我完成了音乐上的启蒙和成长,是这座城市一步一步引领我走上了音乐的道路。

深圳给予我的不止是生活的平台,更是拓宽我音乐视野的窗口。在这里,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音乐世界的广阔与多元。独立音乐、民谣、摇滚、欧美音乐……我开始辨别和理解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也渐渐明确了自己的音乐方向。这座城市给了我一双耳朵,也给了我一个方向。

更重要的是,深圳给了我一个实践的平台。从琴行到酒吧,从台下到台上,我在一首首歌里慢慢找到自己的声音,也在一次次演出中逐渐走出迷茫、建立自信。那些在深圳唱歌、弹琴、写歌的岁月,是我音乐生命中最珍贵的养分,也是我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

深圳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温暖而真切的包容,尤其是那句“来了就是深圳人”,给予了包括我在内许多人莫大的安慰和归属感。直到现在,这句简单却充满力量的话语仍在深圳人心中激荡,成为这座城市精神的象征。

现在,我依然常常回到深圳。每一次回来,都会感受到它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我从不惊讶。因为在我记忆里,深圳一直如此——奔跑着,生长着,向着远方进发。它的活力和包容,是最迷人的城市气质,也是一种能量,一种让人相信梦想仍然值得追的能量。

我真心希望,深圳可以一直保持这份勇气、这份朝气,继续成为无数年轻人敢梦敢闯的地方。而我,也会一直带着从深圳获得的这份能量,继续走在属于我的音乐路上。

只要心中有歌,人生就会有光。

口述时间

2025年4月9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新媒体大厦线上采访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成功 唐文隽

实习生 蔡心若

实习编辑

迟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