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破界·戏剧狂想: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跨域直指乐山
发布时间:2025-05-07 14:00:55 浏览量:3
4月25日晚,由中国国家话剧院等单位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重要文化项目,本届邀请展以“北京主单元”“乐山展演月”“高校展演月”三大板块为核心,通过“双城联动”的模式,从4月至9月为观众呈现25部原创话剧的百余场演出。在铁成看来,这场跨越时空的戏剧对话,不仅是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成为央地协同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鲜活实践。
开幕当晚,中国国家话剧院改编自同名电视剧的话剧《大宅门》在国话剧场率先登场。这部承载着百年家族兴衰的经典IP,以舞台艺术的独特张力重构时代记忆,为观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文化回溯。
紧随其后的“北京主单元”汇聚了全国多家顶尖院团的扛鼎之作:陕西人艺的《白鹿原》以厚重史诗感再现关中风云,“话剧九人”的《春逝》用细腻笔触描摹知识分子的精神坚守,武汉人艺的《如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浪潮》则分别从城市人文与革命浪潮中汲取创作灵感。此外,北京人艺的《杜甫》、王婷婷编导的《裁·缝》等作品,亦以多元视角展现了中国原创话剧对历史、现实与个体命运的多维思考。
而铁成更关注的是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带来的的“双城共振深化文化协同”。本届邀请展突破传统剧场边界,以“乐山展演月”为核心载体之一,推动国家级精品剧目走进西南腹地。国家话剧院《四世同堂》将老舍笔下的北平市井图景搬上乐山舞台,三拓旗剧团形体戏剧《水生》用先锋肢体语言演绎东方志怪美学,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了不起的你》则以轻喜剧形式讲述普通人生活史诗。这些作品不仅让基层观众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更结合乐山文旅特色定制演出路线,让戏剧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纽带。
5月10日,《四世同堂》将率先来到乐山。铁成文想提点建议,希望主办方在“送戏下基层”的同时,尝试着力构建文艺家与群众的互动场景。
例如,田沁鑫导演作品《四世同堂》团队能否在乐山广场开一场市民见面会,让大家与经典作品亲密接触?黄盈导演作品《我这半辈子》团队能否深入乐山社区,开展老舍作品诵读会?《了不起的你》主创团队走进乐山高校与莘莘学子来一场“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很了不起”的主题交流?既让艺术家从民间汲取养分,也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艺术生产的参与者。
事实上,双城联动的演出布局,正重塑区域文化消费版图。在北京,国话剧场、人艺实验剧场等演艺地标通过《大宅门》《杜甫》等剧目形成观剧热潮,可带动周边餐饮、文创市集消费;在乐山,话剧展演可与峨眉山景区、乐山大佛等旅游资源联动推出“观剧+文旅”套票,获取戏剧IP与城市品牌的叠加效应。
在铁成看来,本届邀请展的深层意义,还在于探索“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型。通过国家话剧院与乐山市的“互联互通”,双方在剧本创作、舞台技术、人才培训等领域可展开深度合作,不仅能为地方留下可持续的创作力量,更可以艺术为媒介,推动北京与乐山从“单向输送”转向“双向赋能”的文化共同体建设。
当《四世同堂》的京华风云碰撞乐山的青衣江畔,当《了不起的你》的都市寓言对话嘉州的市井温情,戏剧不仅照亮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将激发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