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纽约时报》TOP1的创意畅销书,传奇音乐制作人的78条创造力法则!

发布时间:2025-05-07 15:49:09  浏览量:3

他是“一个晚上获得格莱美奖最多的制作人”,2007年第49届格莱美颁奖现场,他一人揽下五座奖杯

他的合作名单几乎囊括了所有音乐流派的巅峰人物:从金属巨头杀手乐队(Slayer)到流行天后阿黛尔(Adele),从侃爷(Kanye West)到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还有家喻户晓的Jay-Z、打雷姐(Lana Del Rey)、艾德·希兰 (Ed Sheeran)……

里克·鲁宾

目前一共拿下了9座格莱美奖杯的鲁宾,并不会乐器,他自诩“对音乐一无所知”,却能一直挖掘出艺术家最深层的创造力。

创作对他来说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源源不断的灵感让他纵横全球音乐舞台。

“在创造性的宇宙里,你作为创造性的个体存在着,这本身即是独一无二的艺术。”里克·鲁宾用如此浪漫的文字描述个体的存在。

他认为生活本身也是一种个人的表达,因此每个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艺术家”。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自媒体时代,拥有更多表达和创作的空间,但我们却时常陷入创意的泥沼,面对丰富的素材和多样的表达形式,反而不知所措。我们渴望突破创作瓶颈,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却不知从何下手。

2023年,由里克·鲁宾撰写的《The Creative Act: A Way of Being》正式问世,书中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独到且深刻的创作理念。

在本书中,鲁宾通过78篇哲学思考,分享了在他眼中“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智慧,也为突破创造力瓶颈提供了有用的思考框架。

图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并在欧美迅速走红,荣登2023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同时也是2023年度美国亚马逊创意类、心理学创造力图书双top1、个人自助类图书top3,在德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等国也强势占领畅销书排行榜。

现在,这本众多创意行业博主“自来水”式传播,全网期待中文版的《创意行为:存在即答案》,终于上市!

《创意行为》

[美]里克·鲁宾 著

重轻 译

本书特邀人气音乐播客「不在场」主理人重轻倾情翻译,呈现里克·鲁宾的创意哲思。

里克·鲁宾

他不会任何乐器,也不懂得如何使用调音台,但却能玩转各类音乐风格。在Billboard、格莱美这些顶级IP中,他的提名和获奖横跨古典、说唱、乡村、摇滚等多个领域,创作对他来说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源源不断的灵感让他纵横全球音乐舞台。

他是国际乐坛的“大奖收割者”,曾获9座格莱美奖、2座乡村音乐协会奖,以及Spotify传奇天才奖、唱片学院成就奖、大卫·林奇基金会终身成就奖。

他是现代说唱音乐发展的重要推手,街头教父(Def Jam)唱片公司联合创始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前联合总裁,曾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TOP10”。

他被《滚石》杂志评为最成功的制作人,与阿黛尔、打雷姐、林肯公园、侃爷等顶级艺人合作。

鲁宾担任制作的部分唱片封面

然而,里克·鲁宾最为惊艳的作品并非音乐,而是他所“创造出的空间”。这个空间中,不同流派、不同观念、不同信仰的艺术家都能了悟最真实的自己,发掘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

与他合作过的音乐家们说,他有能力建立一种舒适和相互信任的关系,这非常有助于激发创造力,从而发现他们想要创作的音乐,而并非“制造音乐”。

他最为经典的案例是帮助格莱美奖得主、乡村歌手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从过气状态中逆转,重振个人演艺事业,再上高峰

约翰尼·卡什曾是美国乐坛的一代传奇,巅峰时期的他几乎包揽了乡村音乐联合会的所有奖项,是继猫王后唯一一名同时入选乡村音乐、摇滚、福音音乐名人堂的音乐家。

当里克·鲁宾发出合作邀请时,卡什的影响力已逐渐式微,正处于事业的低谷期。

鲁宾逐步打消了卡什的顾虑,并重新唤起了他的创造力。

1994年,二人合作发布专辑《American Recordings》。唱片大获成功,被格莱美评为“最佳当代民谣专辑”,约翰尼·卡什也由此走向事业的下一个高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原本藏身于音乐人背后的鲁宾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并多次在线下演讲、综艺节目、播客中以“创造力”为主题进行分享

陆续有出版社对他发起邀约,希望他系统分享艺术创作的方法论。《创意行为:存在即答案》由此诞生。

从怀旧民谣到嘻哈狂潮,从重金属嘶吼到电子迷音,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制作人之一,在与红辣椒乐队、Adele、Johnny Cash等无数音乐人合作的四十年间,里克·鲁宾首次袒露他的创意核心法则:甩开技巧焦虑,与宇宙万物共振。

鲁宾见过太多优秀的艺术家是如何被卡住的,希望写一部真正能对创意从业者有帮助的书。

不是枯燥的方法论,书中通过78篇有益的哲学思考,帮助人们卸下思想包袱、与内心深处最深层的创造力建立连接:

“我们不是在创作中表达自己,而是通过创作发现自己未曾察觉的生命维度。”

每个人在孩童时代都曾纯粹地感知世界,毫无顾虑地接纳新事物,不被过往经验束缚。保持初学者心态,摒弃过往经验催生的思维定式,能为激发思维活力开辟全新路径。

里克·鲁宾认为,经验可以凝结成智慧,但也会削弱蕴含在幼稚之中的力量。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约定俗成的做法,都在限制我们的可能性。

2016 年,阿尔法狗与李世石的围棋对决震惊世界。比赛中,阿尔法狗以 4:1 的战绩获胜。面对攻与守的关键抉择,阿尔法狗走出了一步在围棋数千年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第 37 手。

现场评论员不禁感慨:“没有人类选手会这么下。” 没有人的介入,没有基于数千年来围绕这些规则累积形成的诸多定势,从一张白纸出发,阿尔法狗才能够创造出完全新颖的东西。

初学者心态便是如此,从纯粹的、孩童般的无知开始,尽量放下所有既有的前提假设,看见事物本来的模样。

里克·鲁宾强调潜意识所蕴含的力量,他认为心灵可以自由读取更多的宇宙智慧。因此当创作遇到瓶颈时,我们也可以试着将破局的难题交给潜意识,或许会迎来新的转机。

至于如何从潜意识中获取素材?里克·鲁宾在书中提供了一些简单可操作的练习方法:

记一则梦境日记可能会有用。将一支笔和一张纸放在床边,当你醒来后,首先立即开始写下尽可能详细的细节,再去做其他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转一下头都可能导致梦从记忆存储中脱落。”

“你也可以尝试练习释放愤怒。捶打枕头5分钟,实际做满5分钟比你以为的难。要求自己做完规定时间,然后立即用5页纸记录下脑海中涌现的所有东西。”

除了如何从潜意识获取素材,书中还有关于如何保持开放心态、如何应对自我怀疑、如何平衡创作中的自我、如何破除完美主义的陷阱、如何探寻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等……

这本创意指南,是献给所有曾经熬夜写稿、写歌、作画、设计、策划的人。

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像被高人指点。

当你在创作中卡住了,不妨随机翻到一页,这或许正是你需要的。

鲁宾说,艺术创作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纯粹的玩耍:

每个艺术家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小孩,他把一盒蜡笔倒在地板上,寻找合适的颜色画天空。它可能是紫色、橄榄色或焦橙色的。

作为艺术家,我们努力在创作过程中保护这种游戏性。我们既拥抱创作的严肃性,也拥抱这个过程中完全自由的游戏性。

严肃地对待艺术,但不采用严肃的方式。

无论是轻松玩耍,还是艰难挣扎,都不影响成果的品质。

鲁宾说,最好的作品,就是你为之兴奋的那个:

如果一件作品有成为杰作的可能性,它往往感觉像是带了电,就像雷暴前夕的静电似的。创作者沉迷其中,无论在清醒时还是睡梦中都被它占据。有时,它甚至会成为艺术家活下去的理由。

这种能量,感觉上和另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很相似:爱。

一种超出理性的引力。

鲁宾说,作为创作者你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我们有关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真正的我们。我们有关于创作的故事,这些故事也不是创作本身。

我们没完没了地讲故事给自己听,关于我们是谁,我们如何做出了这些作品。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作品本身。实际做出来的艺术,以及带给人们的感受。

你是你。创作是创作。观众中的每个人都是他们自己。

鲁宾在书中写下的,不仅是“创作之道”,更是“为人之道”。他正如一位精神导师,以诗性的语言娓娓道来人生的智慧。

当你遭遇打击,尝试“抽离而不断开的可能性”:

试着从你正在发生的生活故事里抽离出来。当我们过度专注于这些事件时,它们可能看起来无可救药。但它们只是广阔人生中的片段,你站得越远,片段就会显得越渺小。遇到困难,心态上置身事外,远远望去,看见能应对它或者越过它的新路径,这种能力有无限的妙用。

当你与人沟通时,尝试搁置怀疑、不带偏见地去聆听:

不带偏见地聆听,是人成长和学习的方式。大多数事情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角度。我们学会看见的角度越多,我们的理解就会越立体。

《创意行为》这本书,适用于创作的智慧,也同样适用于生活。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在这场旅途的尽头,等待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充满创造力、与世界深度连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