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音乐人猝逝!曾与张杰共创金曲,最后直播画面太揪心!
发布时间:2025-05-08 09:35:12 浏览量:3
那个曾帮张杰写歌的人,悄悄的走了!
一大早我的手机就被这个消息刷屏,说实话,看到“苟伟”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愣了一下。
要不是后面跟着“《北斗星的爱》创作人”这个标签,可能很多人都想不起他是谁。
但如果你曾在2005年的夏天追过《我型我秀》,或在成都的酒吧听过现场,你一定记得这个戴着黑框眼镜、总爱穿格子衬衫的胖子。
他是张杰音乐路上的第一个“战友”,却始终站在舞台的阴影里。
2004年《我型我秀》复活赛的后台,27岁的苟伟和21岁的张杰蹲在走廊地板上改谱子。
苟伟熬得眼睛通红,张杰练到嗓子嘶哑,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
《北斗星的爱》让张杰一战成名,后来还成为他最具标志性的作品。
可很少有人记得,副歌那段星辰坠落的旋律,是苟伟在凌晨三点哼出来的。
比起张杰后来在《快乐男声》的辉煌,苟伟的故事像被按了暂停键。
他拜师Beyond乐队的黄家强,给薛之谦写过《爱不走》,帮张靓颖创作过成都城市宣传曲,自己却始终没能红起来。
去年有乐评人说过一句特别扎心的话:“苟伟的音乐就像他这个人,你总能在一线歌手的专辑内页里,找到他的名字,但聚光灯永远照不到他。”
4月18日晚上,苟伟突然开播。
镜头前的他戴着鸭舌帽,唱《北斗星的爱》时明显接不上气,弹幕里全是“快去检查身体”。
他摆摆手说是老毛病,接着突然说了句:“要是哪天我不在了,你们记得多听杰哥的歌。”
当时大家都以为在开玩笑,现在回看,那个画面里他嘴唇发紫的程度,连美颜滤镜都遮不住。
更让人心酸的是他最后半年的生活状态。
朋友透露他糖尿病严重到每次表演前都要打胰岛素,有次在酒吧驻唱时低血糖晕倒,醒来第一句话是“给我瓶可乐就能继续”。
总有人说“张杰红了就不带兄弟”,可实际上并不是那回事!
苟伟抑郁症最严重那段时间,张杰表面上确实没有公开声援。
可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私下联系了成都最好的心理医生,每周都让人送药过去。
去年《时光音乐会》的那段对话尤其戳心。
苟伟握着话筒的手都在发抖:"我总觉得...现在这样去见你,太丢人了。"
张杰直接冲过去抱住他,那句 "没有《北斗星的爱》,我可能到现在还是酒吧驻唱"
突然让大家意识到:原来真正的兄弟情,从来不是谁带谁飞,而是互相成就。
翻看苟伟的微博,最后一条还停留在去年7月和张杰的合影,配文"永远的朋友"。
其实想想就明白:真正牢固的感情,从来不会因为地位变化而变质。
而成年人最深的友谊,往往藏在那些不必言说的默契里。
就在苟伟离世的前一天晚上,张杰刚好在成都举办演唱会。
现在想来,命运就是如此残酷又温柔,它给了这对挚友最后一次共处的机会,却残忍地让他们隔着人山人海,没能好好说声再见。
演唱会结束后,苟伟就永远的离开了。
但他的音乐、他的执着,会像北斗星一样永远定格在那里!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他们二十年前在《我型我秀》的约定,一个说"我要成为最亮的星",一个笑"那我就做看着星星的人"。
如今再看,两个人都做到了自己的承诺,只是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
这两天再次重听《北斗星的爱》,那句"是眼泪汇成了这片海"突然扎进心里。
以前只觉得是普通情歌,如今才明白其中的沉甸甸。
这首歌里藏着的,是两个追梦人二十年来的风霜与坚持!
很少有人知道,2019年疫情最严重时,一个署名"北斗星制作人"的账户,向武汉捐了五万块。
直到工作人员整理遗物时才发现,那张电子发票一直安静地躺在苟伟手机相册里。
他生前说过的那句"当给《北斗星的爱》积点德",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让人鼻酸,因为这首歌里藏着太多没说完的故事。
在成都玉林路的酒吧圈里,至今流传着一个关于苟伟的段子。
有客人问台上喘着气的他:“为什么不去‘歌手’这类节目?”
他笑着反问:“你看我像能PK的样子吗?”然后弹着吉他唱完了全场。
现在想想,那个总说自己“只想写歌”的胖子,或许比谁都渴望舞台,只是不愿成为别人的遗憾。
很多人不知道,薛之谦早期代表作《爱不走》是苟伟作曲的,张靓颖唱火的成都宣传曲《I Love This City》也是他的作品。
45岁,对音乐人来说本该是黄金年龄。
可苟伟的故事,像极了那些我们身边“拼命却沉默”的普通人,他们不擅长推销自己,只会用作品说话。
或许“那里”没有抑郁症,也没有糖尿病,让他终于可以安心唱完,所有没来得及发表的歌。
本文基于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不实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