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幸福清单:10件让每一天更开心的小事
发布时间:2025-05-09 19:30:30 浏览量:5
大家好呀!
五一小长假已经过去,今年的进度也将要过半,可能不少朋友,工作会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不过,越是忙碌,越要注意情绪和心理上的健康。不要忘记在工作之余,给自己一个窗口,让心灵放松,让每天过得既充实、又快乐。
所以,今天的推送,我想跟你分享一张简单的清单,帮你在忙碌之余,得到治愈和放松。
这是我践行了许多年的经验和感受,希望它们也能对你有帮助。
1. 维护一张自己喜欢的歌单
音乐对于心理健康的好处毋庸置疑。而近几年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音乐对于我们的大脑,还有超出预期的益处。
比如:2022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音乐能够刺激大脑的背外侧前额叶,让它变得更活跃,从而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更清醒,思维变得更高效。(Fukuie等, 2022)
什么样的音乐合适呢?研究认为,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些音乐是你所喜爱的,能够唤起你的兴奋与愉悦感;二是它们必须有一定的律动感和节奏感,能够让你产生想要随之摇摆的冲动。
再比如,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也发现:跟音乐相关的认知活动,比如唱歌、记谱、演奏乐器等,可以延缓大脑衰老,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
所以,我非常推荐你养成听音乐的习惯。只要不在执行高度复杂的任务时听音乐(可能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降低任务表现),它总是有益的。
我自己的习惯,是维护若干张适合不同场景的歌单。比较舒缓的音乐,用在需要放松的时候或者入睡前;比较快节奏的音乐,则用在起床后或需要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比较有趣、独特的音乐,则用在闲暇休息时,用来刺激大脑,产生新奇的灵感和想法。
尽管像网易云这样的平台上已经有很多现成的歌单,但我还是建议你动手去探索、收集、整理,维护属于自己的歌单。
一方面,如前文所说,自己喜欢的音乐,起到的效果是更好的;另一方面,这也可以帮助你从动手的过程之中慢慢积累成就感,获得更进一步的快乐。
2. 给看过的书和电影打分
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对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包括小说),看过的每一部电影,做一个简单的页面,打一个总体评分,以及简要地写上我的评价,认为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这个习惯有什么用呢?一方面,它相当于一个记录,让我能够方便地看到自己读过和看过的内容,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查阅。
另一方面,它可以让我看到自己思维模式和关注点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看,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评价,重视哪些方面的因素,如何理解它们的价值,等等。
有了这份完善的记录,我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不同的年份分别更关注什么、更喜欢什么;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判断事物的风格发生了什么改变,对不同因素的评价优先级有了哪些变化。
它相当于一份人生档案,把你每个不同阶段的人生串联了起来,让你感受到「我的生命是连续的」,用过去充盈的回忆,为现在提供力量。
至于用什么工具,其实用 Excel(或者类似的表格和数据库工具)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得很精细,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不定期记录一下就好。
不妨从今天就开始动手整理起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份记录,让它变得更加清晰,纤毫毕现。
3. 为想要的事物设计一个任务
你有没有一些一直想要,但又没有那么紧迫、那么「值得」的东西?想要拥有,但又担心花冤枉钱,被人说是「智商税」。
如果有的话,那其实可以这样做:把它作为一个奖赏,给自己设定一个任务,如果能够实现,就买下来犒赏自己。
不一定是实物,某种服务、体验和娱乐(比如一趟旅行或度假)也可以。重点在于,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设定一个小小的挑战,让自己有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的目标可以去努力实现。
什么样的任务呢?可以是养成某个习惯,坚持某个行为,读书、做题、学技能、锻炼运动……一切你觉得有用但一直没有能持之以恒行动的事情,都可以放进来。
比如,每天看一篇文章,整理知识点并形成言之有物的笔记。一旦积累了50篇笔记,就去自己一直想去的地方玩一趟,犒劳犒劳自己。
不仅仅是获得这件事物本身,这种做法的意义,还在于将这个过程「游戏化」,从而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更值得期待。
4. 整理自己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里,一定遇到过许多问题,也解决过许多问题。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解决问题的经历和行动,其实都是我们宝贵的经验财富。如果让它们就这样被遗忘掉,是很可惜的。
这些问题可大可小。小到可以是用某个工具满足了某个需求,比如手机如何截长截图、如何快速转换文件格式、如何批量下载图片……
大,则可以是自己做了许多功课、整理许多资料之后得到的观点和结论。比如到某地旅行需要注意些什么、家居装修有可能会踩什么坑、买衣服的不同材质的优缺点,等等。
我们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搜集资料、对比分析、权衡判断上面,最终得到一个结论。但却很少有人会去对这些过程进行提炼总结,把它们记录下来,转化成有效的「结晶」。
所以,我建议你把这件事放入每一天的日常里面,有时间就整理一下,形成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经验手册」。
它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它能够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行动的成果,为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它能够成为你人生的回忆,让你更具体地回顾自己生活中值得珍藏和回味的「高光时刻」;
3)它能够成为一份备忘录,在你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查阅和参考;
4)甚至,如果你有时间精力,你还可以把它分享到网上,分享给其他网友,以此来打造你的影响力。
不妨从今天开始,试着动手对自己做过的努力和尝试,做一个简单的复盘和总结。它会成为你人生里面的宝贵财富。
5. 学一些需要动手的兴趣爱好
生活需要多巴胺。而在所有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的事情里面,「动手」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甚至比新鲜刺激可能还更有用。
但在这个时代,由于我们高度依赖数码产品和分工合作,很多人已经渐渐失去了「动手」的习惯和能力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种种产品和服务可以代劳。我们实际上相当于失去了一种极其有效的激发多巴胺的方式。
因而,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总是很无聊,缺乏热情和活力,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去培养几种需要动手的习惯和爱好。
比如:
积木和模型,比如乐高、拼图、模型玩具等;烘焙、做饭、调酒、手冲咖啡、制作甜品等;培育植物、修剪枝叶、浇花除虫、布置花园等;给宠物做各种小工具和小玩具,跟孩子一起搭模型、组装玩具等;以及其他需要动手的爱好,比如手工、绘画、插花……不需要做得非常出色,也不需要成为专家,只要它能够成为你忙碌的生命中,一种放松和休憩的方式就好。
6. 解决掉生活中不方便的「将就」。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不顺手」的细节,它们没那么严重,不至于让我们寸步难行;但也不会消失,会一直让我们感到有点不便。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工作流程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冗余,导致总是需要进行重复的操作;做读书笔记时操作总是不顺手,导致很多时候就懒得动手记录了;日常生活起居的收纳和动线不合理,导致经常要到处翻箱倒柜……只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些不便并没有那么难受,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才导致它们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我们的习惯,成为了一种「将就」。
所以,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流程,留心观察一下,问一问自己:
我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感到不方便?这种不方便是否已经对我做这件事的效率、质量和成本造成了影响?我有没有可能尝试一些新工具、新方法、新步骤,把这种不方便给消除掉?慢慢来,不用一下子全都解决。只要能够解决掉一两个,你做起事情来就会感到更顺手、更流畅,从而也就会有更多的动力,去消除掉更多的「将就」。
7. 做一张承载美好记忆的日历
我之前分享过一个方法:如果你没有时间写日记的话,可以试试一个替代方案:从自己度过的每一天里,找出一件印象最深刻的、让这一天显得最为与众不同的事情,把它记下来。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大到完成一个项目、交付一个产品、通过考试或得到奖项,都可以。
小则可以到什么呢?可以是吃到一道很好吃的菜,去了一家很有意思的新店,看到一本很喜欢的新书……一切让你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的,都可以记录下来。
然后,你可以做一张日历,把每一天的美好回忆,用一两句话记录到上面,慢慢积累,等着一整年的日历被填满。
不妨把这份日历打印出来,每天填上去,然后把它收藏起来,让它陪伴在自己身边。在需要力量、勇气和信心的时候,把它翻出来,回味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美好时刻。
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熠熠生辉,闪亮无比。
8. 看一些关于自然的视频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就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我们的进化过程塑造了我们的大脑,使得大脑会对树木、草原、湖泊、河流等空旷而开阔的自然空间,产生更为积极的反应。
近几十年,这个观点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许多研究都发现:在绿化繁茂的地方,以及有水的地方待一段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心理健康,缓解包括抑郁、焦虑、压力等在内的心理问题,同时让我们感觉更幸福、更快乐。
所以,现在有一个「公园20分钟效应」很热门,确实是有用的,有科学依据支撑。
不过,如果你实在没有条件出门去公园的话,那么,看一些关于自然的视频,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Valtchanov等, 2010)
可以是关于自然生态的纪录片,也可以是风光、旅行、美食、人文……只要是能够让自己沉浸其中的,都可以。
当然,里面的元素越丰富越好。如果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纪实,既能了解到当地的景色和风物,又能具体地去体察到当地的生活里面,那就更好了。
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放松和休息的方式,工作学习累了,别刷社交媒体、少追剧,而是看看这一类视频,也许,会带给你更好的治愈效果。
9. 到新鲜的地方走一走
人是需要更广阔的活动空间的。
如果长期处于相同的空间里,大脑就会感到枯燥和无聊。这是因为,大脑会不断对周围的环境建模,从环境中汲取信息,来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
一旦发现环境长期不变,大脑就会发出警报:是时候换一个环境了,否则可能不利于我们生存。
因此,如果你长期处于家和公司的两点一线,每一天都过着重复的生活,那么,大脑的活跃会被抑制,你会更容易感到厌倦、疲惫、失去活力、心情压抑……
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去过陌生的地方了?有多久没有走过不熟悉的道路,到新奇的地方去走一走、晃一晃?
你有多久没有在线下认识新朋友,结识新的陌生人,接触不同的人群,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
你有多久没有脱离开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参与一些新的活动,动手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让大脑接受新鲜刺激?
所以,有条件的话,不妨试一试,找一些时间去没去过的地方,跟陌生人搭搭话、聊聊天,拍点照片,或是到郊区走一走。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座城市的细节,感受它的不同侧面、人文风情、烟火气息……
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空间,原来可以如此广阔。
10. 跟朋友一同分享好玩的事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一定会看到一些忍俊不禁的信息,或是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任由它们过去就太可惜了,不妨试试跟自己亲近的朋友分享。
可以找几个比较好的朋友,拉个群,跟大家约好:谁平时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都往群里丢,大家看到了就抒发一下感想。
或者,跟自己的伴侣或知心好友约好:平时看到有意思的东西就分享给对方,让彼此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在做什么、在感受和喜欢什么,以及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可以强化一种小圈子的联系感,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更融洽。
同时,也可以不断地「敞开」自己,让更多的情感通过自己,感受到跟这个世界更强大、更紧密的联系。
最后,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也希望你的生活,能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你有没有一直想要的东西呢?不妨试着把它作为奖赏,给自己设定一个任务。也许,你会找到久违的动力。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