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两起音乐人健康危机
发布时间:2025-05-10 13:00:17 浏览量:4
连续两起音乐人发生健康危机事件,敲响健康警钟。
5月7日凌晨,歌手@杉籽伽 发文透露,曾创作《北斗星的爱》等经典作品的成都音乐人苟伟于5月6日下午因窒息猝逝,年仅44岁,死因疑是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呼吸困难。
5月8日,据中新文娱消息,知名音乐人韩贤光在打羽毛球时突发心脏骤停送医,目前仍处于插管无意识状态。67岁的韩贤光是乐团“幻眼合唱团”的团长兼贝斯手,林志炫的金曲《单身情歌》《离人》便是由韩贤光编曲。
猝死发生前有预兆
猝死,意为“突然死亡”,医学上指因潜在疾病快速进展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导致的意外死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学者研究发现,据估算,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例猝死,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例,居全球首位,救治成功率低。
猝死的病因复杂,主要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类。心源性猝死是由心脏原发疾病导致的猝死,占所有猝死原因的80%以上;非心源性猝死,则是由神经、呼吸或其他系统原发疾病导致的死亡。
人体是个严密的组织,它不会无缘无故地停止运行,大部分猝死都有预兆。
心跳不规律,过快或者过慢
当人的心跳频率不规律时,说明心脏功能出现异常。这对身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可能会引起全身性运行紊乱,很容易发生猝死。如果出现心率不稳,需要紧急入院或者服药,帮助心脏恢复正常。
有心脑血管疾病,体温居高不下
发烧本身是感冒症状,但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发烧表明身体可能出现了大面积栓塞或者出血的情况。
人的体温由心脏跳动产生热量,再通过血液运行,由皮肤散发热量,当心脏不断地产热而皮肤不能正常散发热量时,表明血液运行受阻。
因此,对于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重视每一次感冒发烧。
身体疲惫,休息后不能缓解
如果身体毫无缘由地乏力,并伴随身体免疫力低下,各脏器功能发挥不良,包括心脏、肺腑等器官有衰竭现象。一动就出汗可能是体质极虚的表现。
近期胸闷加重
一般出现胸闷,很多人会认为休息一下就会好,但其实有可能是冠心病,一般有冠心病的患者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从而发生猝死。
肢体麻木或瘫痪
脑卒中,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猝死的重要病因。部分脑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患者就会发生血压增高、肢体瘫痪,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及时送医,患者被成功救治的可能性较大。
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
很多猝死也有可能是因为肠胃不适,因为反复的胃肠道不适会直接引起血管堵塞。
猝死急救,抓住黄金四分钟
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受到永久性损伤,超过10分钟会发生脑死亡。在发生意外时,要抓住急救“黄金4分钟”。心肺复苏是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延续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
按压胸口看似简单,要做到规范操作并不简单。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我们要进行正确的救助。
一、立即呼叫救援
首先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拨打急救电话120,清晰、简要地说明患者情况和所处位置。同时指定一人寻找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二、规范胸外按压
观察患者胸部起伏,一旦判定为心跳骤停,立刻进行胸外按压。
确定按压位置,双手交叠、手臂伸直,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30次;30次胸外按压结束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吹气时用眼睛余光观察胸廓,确认操作有效。
以30∶2(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循环进行,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赶到。
三、合理使用AED
AED是一种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AED配合心肺复苏术共同使用,可成倍提高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
定期体检 预防心肺疾病
猝死的发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青年猝死者往往具有“无病史、无预警、进展快”三大特征,发病风险预警难度更大。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发的一项综述指出,全球范围内40岁以下看似健康的成年人中,院外心脏骤停的发病率为每年4~14例/10万人;尸检研究表明,55%~69%的心源性猝死年轻患者存在心脏问题。
职场人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务必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平时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定期体检 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光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和肺部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不熬夜,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体重。
管理压力 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以降低心理压力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了解并应对症状 如突然出现的胸痛、呼吸困难、严重疲劳等,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本文综合 郑州疾控观察 生命时报 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