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县区的话剧“大”梦想

发布时间:2025-05-12 10:33:44  浏览量:3

举办专题培训286期,覆盖师生1.4万人次,排演节目65个,精心打造的“话剧回家——中小学话剧进校园”项目入选“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名单”,师生代表应邀赴北京参加第四届北京东城区青少年戏剧节……这一连串的动人“答卷”,凝结着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打造全国首个“话剧普及教育示范区”及“话剧教学实践基地”的心血和智慧。

一个话剧资源相对匮乏的区,缘何能展现如许风采?滨州经开区宣传和教育局局长王立峰一语破的:“我们按照‘顶层智库+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吸引优质艺术教育资源,由专业团队实施,实现了全员发动、全面推开、全区域覆盖的话剧普及教育,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从课堂到舞台

话剧点燃了学生的“梦想火炬”

时间上溯到2018年,秉承“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的教育导向,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艺术普及教育委员会指导下,滨州经开区宣传和教育局制定了《话剧普及教育三年规划》,通过遴选试点学校、组建话剧社团、邀请专业指导教师等方式,逐步将话剧教育推广到全区中小学。

从“话剧进校园”这张蓝图的提出到规划落地,学生由最初对话剧的陌生与羞涩,到逐渐掌握表演技巧、自信地站在舞台上。这一转变不仅仅体现了他们艺术素养的提升,更彰显出话剧教育作为全人教育在塑造学生性格、培养其自信心方面的独特优势。而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人物及故事带来的体验、启发,通过戏剧游戏、剧本创作、团队协作、情景体验等环节提升综合能力,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定吕小学学生王明性格内向,从小沉默寡言。学校在排练话剧《草船借箭》时,让他扮演一个士兵。虽然他在整场话剧中仅有3句台词,但从未缺席每次排练。直到演出成功,曾经的“闷葫芦”变成了“开心果”。迎着大家好奇的目光,王明的梦想掷地有声:“下一回,我要演诸葛亮!”

从试点到亮点,“话剧进校园”活动带火了农村学校校园。由于滨州经开区一半以上的学校在农村,话剧教育在推广普通话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话剧排练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练习台词,确保发音标准、语句流畅。这个过程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让他们逐渐掌握了普通话的发音规则和语调特点。

从幕后到台前

话剧拓宽了教师的“成长视野”

随着“话剧回家”项目的深入推进,滨州经开区的话剧教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2019年,滨州经开区成立“春分剧社”教师话剧团,迄今共开展教师培训68期,参训教师3740人次,排练剧目8个。活动的开展引导更多学生感受话剧魅力、赏析经典名剧、提高人文素养,让话剧这一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市民百姓中间。

2020年1月11日,“春分剧社”教师话剧团在滨州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演绎话剧《雷雨》。这是曹禺先生的经典剧目首次在滨州上演。演出中,教师用精湛的演技、丰富的表情、稳健的台风,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为滨州市民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该剧导演乔谦说:“我们的演员都是零基础的老师,经过半年的艰苦培训,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滨州市党建优秀案例展演中,“春分剧社”依然是最闪亮的主角。教师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过程全领域党建模式”为主线,生动再现了全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招双引”、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党员“三包三联”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等真实案例。声情并茂的倾情演绎,不断将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赢得了阵阵掌声。

从课本到剧本

话剧贯通了校园的“文化脉络”

“话剧进校园”活动的不断深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2018年7月22日,滨州经开区举办了全国首个“话剧普及教育示范区”话剧进校园培训汇报展演,8所试点学校带来了《〈步辇图〉丝路情》《我想要的爱》《放飞心中的梦想》等节目,700余名师生观看演出,全区更由此诞生了一年一度的“校园话剧艺术节”。同年9月8日,滨州经开区自编自演的话剧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菊隐剧场的舞台。这个日子也成为全区师生共同拥有的特殊纪念日。在演出现场,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与学生互动,连连点赞:“群众性艺术展演既有利于培养观众,又能从娃娃抓起做好艺术普及教育,值得大力提倡。”

时间是最有力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滨州经开区话剧教育的茁壮成长。2022年11月,该区在做好话剧普及的同时,增加了新的模块——将话剧与学科知识融合,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让课堂教学更具创造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整体提升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他们定期邀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叶逊谦等专家来区作戏剧跨界教育的专题报告,从学科育人和“五育并举”的角度出发,引导教师在参与体验与互动交流中明确话剧教育的科学范畴和价值元素。同时,积极促进话剧与语文、英语、历史等学科的交融互鉴,丰富课堂表现形式,让学习充满乐趣。

擦亮“滨州特色”,铸就“话剧精品”。“近年来,滨州市深挖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内涵,结合时代主题,创作出一批富有内涵和特色的话剧作品,不仅展现了滨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而且在剧情中蕴含了深刻的家庭教育与思政教育元素。”滨州市教育局局长于燕说。如今,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话剧演员海选在各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滨州经开区为代表的“话剧进校园”活动在全市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