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发挥声乐艺术指导职能 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发布时间:2025-05-13 03:59:57  浏览量:4

哈尔滨音乐学院是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作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学校依托地缘优势及音乐文化传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声乐艺术指导职能,将声乐课与艺术指导课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学生歌唱技能、音乐素养和创新思维,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音乐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2+1”课程体系 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声乐歌剧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2+1”课程体系,即声乐主课每人1周2节,艺术指导课每人1周1节。这种“2+1”授课学时的设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合伴奏时间,也为艺术指导教师分析作品、讲解音乐风格和处理方法、与学生互动交流提供了更多空间。

艺术指导是演唱者的“耳朵、镜子、拐杖”,除钢琴伴奏外,艺术指导承担着更多的职责。在课堂上,艺术指导负责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语言,并在合伴奏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乐曲的和声与律动,使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融为一体;通过对作曲家和作品创作时期的分析,讲解音乐风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注重语调语气,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启发学生根据乐谱上的音乐术语、符号标记、节奏特点、伴奏音型、乐句划分、段落结构等理解作曲家意图,选择合适的音乐处理方法,将声乐技术和正确的音乐表达手法相结合,完美诠释作品;在表演方面,艺术指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角色,掌握人物性格,管理演唱时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要求学生做到表演时既要从心出发,也要符合“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表现标准,从观众角度进行审视,反向思考,提高表演能力。学校“2+1”课程模式充分发挥了艺术指导在学生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课程设置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方面的独特优势。

引入外籍艺术指导 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合作办学,引入数位俄籍专家来校授课,并为声乐歌剧系聘请了2位资深俄籍艺术指导参与教学工作。外籍教师的加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国际化音乐作品,感受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音乐魅力。外籍艺术指导为学生带来与本土艺术指导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切实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中俄文化的碰撞让学生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接触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外籍艺术指导全面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和表达方式。

引进俄罗斯籍艺术指导,旨在打造中俄音乐艺术文化交流平台,引导师生学习借鉴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打造中俄教育合作精品项目,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对区域合作的梯次带动作用,加强与俄罗斯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提升经贸合作层级。

深度参与教学和演出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生就业率是学校关注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学校高度重视声乐歌剧系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歌剧重唱课是艺术实践的关键环节,其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是否具备从事独唱、重唱、歌剧表演和声乐教学的能力。艺术指导在歌剧重唱课上身兼数职,既要代替乐队承担所有歌剧片段的钢琴伴奏,也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其中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语言准确度、各声部之间的配合默契度、音乐风格把控及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指导,深度参与排练和教学。

学校歌剧重唱课以音乐会作为结课方式。在音乐会上,艺术指导发挥指挥和伴奏的双重作用,烘托音乐氛围,创造音乐意境,用伴奏引领演唱者和钢琴融为一体,提高歌剧片段的演绎效果,增强学生演唱过程中的音乐感受,帮助学生从片段化作品中探索歌剧全貌。艺术指导深度参与歌剧重唱课的授课及结课全过程,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哈尔滨音乐学院在教学、演出实践等方面充分发挥声乐艺术指导的职能,重视声乐艺术指导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艺术指导与声乐课程的紧密结合,积极引入外籍艺术指导并开展合作,学校充分发挥了艺术指导在艺术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曲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