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松弛感拉满!这是独属于西北人的草地音乐节

发布时间:2025-05-13 21:33:44  浏览量:4

“洋芋地里洋芋花,

尕怜就像活菩萨;

和我前世有缘法,

今世相好成一家。”

在岷县

最耀眼的歌曲就是“花儿”了

每年农历五月前后

岷州大地山花烂漫,峰清水秀

此时盛况空大的“花儿会”

就闪亮开启

来自各地的

民间花儿歌手和花儿爱好者

汇聚山林间赛唱“洮岷花儿”

场面热烈,声势浩大

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

漫山遍野成了“花儿”的海洋

岷县花儿歌手表演花儿。李自立摄

“洮河沿上一个池,

为你我把心拿实,给你舍命我也值。”

......

在岷县

“花儿”一唱,人就来了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

等地区的一种原生态民歌

岷县“花儿”作为

甘肃省“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入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9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设计:张晋敏

按照音乐特点、歌词格律

和流传地区不同

“花儿”大致可分为

“洮岷花儿”“河湟花儿”

和“六盘山花儿”等类型

穿岷山而过的洮河

在岷县骤然转向

一路向北汇入黄河

“洮岷花儿”便传唱在这洮水岷山之中

岷县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最早命名的“中国花儿之乡”

是“洮岷花儿”核心传承区

山间天籁

从远古走来的“诗经”之音

明代诗人高洪笔下

“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的场景

至今仍在岷县的山野间重现

也是目前已知最早关于“花儿”的记述

“花儿”与《诗经》一脉相承

被誉为“活着的《诗经》”

曲词优美、善用比兴抒情

不论遣词造句,还是格律形式

与《诗经·国风》中收录的

各地民歌如出一辙

“云彩退了天晴哩,牡丹开的照人哩。

说下你叫我寻哩,

牡(丹)叶大者咋寻哩。”

“圈里羊羔跳城墙,把你好比小茴香。

稀罕罕地称一两,掌在我的手心上。”

……

歌咏爱情是“花儿”的鲜明特征

歌手即兴创作,直抒胸臆

情感炽热,充满烟火气

洮岷花儿分为南北两派

恰似岷县的山川气候

南路“阿欧怜儿”曲调高亢粗犷

如凛冽山风,唱出高原的豪迈

歌手们飙出的高音

仿佛要将心事抛向云端

北路“两怜儿”婉转舒缓,长于叙事

似洮河水的温柔低语

将农耕日常、历史传说娓娓道来

梅川花儿会。季绪才摄

“花儿会”一场诗与歌的狂欢

农历五月,岷县最温润的季节

“一年一趟二郎山,热热闹闹浪两天。”

每年农历五月十七

民众自发前往二郎山

赛唱西北民歌、非遗“花儿”

“花儿会”期间

演唱者、旅游者、采风者云集

歌潮人海,场面热烈

二郎山花儿会盛况。岷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花儿会上

花儿歌手各唱各的心事,各诉各的愁肠

随性而起,乘兴而歌

任情可高歌可低吟

听者手捧吃食

三三两两结伴随地而坐

听到尽兴处,和着歌声手打节拍

“唱花不用细思量,心上言语将水淌

花儿里面绣文章,天下秀才学不上。”

“花儿”是发自内心最原始的情愫

无关乎学识

二郎山

歌手大多都是“泥土诗人”

触景生情,见物思人,即兴编词

他们不是诗人胜似诗人

所唱的“花儿”

情趣多样并且押韵,构思精美

字字句句流淌着

泥土的芬芳与生命的炽热

和百姓对于花儿共同的热爱

“花儿”是有灵性的

唱“花儿”凭的是一种悟性

是一刹那间迸发出的灵感

在对方还未唱完的短短一两分钟时间

甚至几秒钟内就要将

对得天衣无缝的“花儿”歌词想象出来

继续接着唱

定西市级花儿传承人蒲次菊在山头唱花儿。李自立 摄

“花儿”有独唱、对唱

也有一人主唱、多人帮腔

大量使用西北方言,地方特色浓郁

让观众百听不厌,流连忘返

“花儿”歌手们聚在一起

能连唱好几个小时

有时甚至一整天

生生不息

古老“花儿”正蓬勃绽放

“啊欧怜儿,牡丹花儿,

大了给妈洗锅锅儿。”

岷县孩童牙牙学语时

便浸润在花儿的韵律中

如今,这里已培养数百名花儿传承人和歌手

让“花儿”从青丝唱到白发

从山野漫向世界

2024年岷县花儿非遗宣传周活动开幕式。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没想到花儿还能这么唱!”

在2024年岷县花儿艺术节上

80后音乐人徐卓与他的乐队以一曲

《不唱花儿心不甘》惊艳全场

他们将传统“花儿”融入摇滚、民谣元素

配以电吉他与鼓点

让年轻观众直呼“上头”

他带领90后、00后组建乐队

让山歌跨越地域

走出岷县走向更大的舞台

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徐卓(右)和岷县花儿协会会长杨狗娃合作演唱自编的“新花儿”。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时长06:22

正如一首老花儿所唱

“钢刀拿来头割下,不死就这么个唱法!”

这朵扎根泥土的“千年之花”

正以最本真的情感、最创新的姿态

向未来绽放

杨狗娃进行花儿表演。李自立摄

如今岷县“花儿会”的盛况

一年红火似一年

从二郎山的花儿对唱

到非遗购物节、乡村旅游节

岷县以“花儿”为媒

串联起药乡当归、洮砚雕刻、高原美食

让游客“听得入迷、玩得尽兴

带得走乡愁”

独具特色的“花儿”

正带动文旅产业衍生出更多新场景

一朵朵“花儿”从古唱到今

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一代代“花儿”传承人、保护者

从青丝到白发

以期将之传给

更久远的未来,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