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这支“神仙乐队”从摩崖音乐节走出
发布时间:2025-08-12 16:16:06 浏览量:2
初见时光化石乐队时,是在安宁的摩崖音乐节。晚风为幕,摩崖为席,这土生土长的本地乐队,正用他们独特的“民乐电声融合”重新定义着音乐,古筝、笛子、二胡的声音混在电声的鼓点和节奏里,裹挟着初春的生机,将螳螂川畔染成了岁月缱绻的老歌。
为何管自己叫时光化石?他们说,时光如流水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音乐是河床里的石头,在时间的艺术加工下成为化石。这样的说法,恰如他们组建乐队的经历——那些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音乐碎片,终会相遇相融。
“找搭档比找媳妇还难。”键盘刘慧明说出这话时,大家都笑了,他们明白这句话意思,也知道“凑人”那些时日的不甘。这支乐队诞生于无数次执着的碰撞与磨合。二胡冯建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城市各个角落寻找到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公园里独自练笛遭白眼的高云、乐队出身的鼓手杨志春、对音乐满腔热爱的吉他手王文涛……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和技艺相遇。
2024年3月,这支“东拼西凑”的乐队终于有了完整的模样。古筝的二十一弦要重新适应电声的震颤,笛子的悠扬需要与电子节拍精准咬合,每一次排练都是传统与现代的艰难对话,直到他们找到那个奇妙的平衡点。
在摩崖音乐节时,他们把改编的《沧海一声笑》搬上本地音乐节舞台时,台下的观众将喜爱变成漫天闪烁的星光。此刻的笛声与当年在公园遭人白眼的调子别无二致,只是多了些毫无保留的热爱、年岁摩挲后的温润和一拍即合的执着。
在乐队的排练室里,机械复古的风格的舞台上放着古色古香的古筝,不锈钢的保温杯在动感的霓虹中泛着些若隐若现的金属光芒,看似有些时空错乱倒也不违和,像他们的音乐一样。
古筝的指甲与电子琴键同时落下,传统与现代在音浪中相撞,民乐的旋律线被电子音效切割,让《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等经典曲目焕发新生。《天下》是他们首次尝试民乐、电声、人声融合的曲目,虽也排练过不少次,但仍有一些瑕疵。当完整演奏一曲时,主唱李瑞玲问笛子为何不加进来,高师悠悠地说:“有笛子吗?我忘了。”一句话惹得全部人轰然大笑,这也是时光带来的“惊喜”。问及唱完这首改编的《天下》是什么感觉时,主唱卢姝琪说:“完美、高级,觉得人生已经next level了。”
谈到未来,键盘刘慧明说:“改编是情怀,还是希望走原创。”第一首原创曲目《追风》是鼓手杨志春骑行时脑海中闪现的旋律,这首带着草原气息的曲子,能听见马蹄声,听见风声,听见草地、田野和活力。乐器响起时,五十岁的岁月奔回年少的节奏,三十岁的手指在琴键上摩挲,两千岁的旋律在效果器里重生。这大概就是化石的形成——时光落下,音乐接住。
编辑:贺靖
审核:钟玲
终审:许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