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共创话剧《谁在敲门》打磨提升后在简阳首演
发布时间:2025-08-23 22:41:28 浏览量:3
8月23日晚,成都简阳大剧院座无虚席,观众掌声经久不息,大型现实主义话剧《谁在敲门》成功完成打磨提升后的首场演出,标志着这部作品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剧照
话剧《谁在敲门》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罗伟章的现象级同名小说,原著凭借宏大的叙事和深邃的历史视野,荣获诸多殊荣,被誉为“现代版《清明上河图》”与“当代乡土《红楼梦》”。
剧目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一级编剧喻荣军担任编剧,文华导演奖获得者、一级导演王筱頔执导。全剧以川东大地为画卷,用一扇门串起三代农民子女的命运沉浮,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社会变革中城乡风貌的焕然一新与个体命运的波澜壮阔,在方言俚语的烟火气中为观众铺展出一部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精神史诗。
自2025年春首演以来,已完成21场演出,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广泛好评。此次上演的版本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精心打磨,在剧本结构、表演细节、舞台呈现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剧照
导演王筱頔在排练中强调:“打磨绝非伤筋动骨的重构,而是对每一个细节的推敲,让角色真正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代言人。”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演员团队深入揣摩角色心理,优化方言表达与情绪层次,致力于使四川话的温度穿透舞台,让土地呼吸、人性张力与时代回响更为真切可感。
一位来自简阳本地的观众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在话剧舞台上看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剧中那些家庭聚会的场景、亲戚间的对话方式,甚至是用方言表达的微妙情绪,都和我家的情形一模一样。”
剧照
《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邓凯表示,《谁在敲门》的成功在于它既扎根地域又超越了地域限制,虽然讲述的是川东农村故事,但反映的是整个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曦认为,这部剧作展现了现实主义戏剧在当代的深度和力量,它不回避矛盾,也不刻意煽情,以一种近乎冷静的客观呈现,让观众自行审视城乡变迁中的个体命运。
据悉,该剧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话剧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在简阳成功首演后,《谁在敲门》将赴杭州,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并将代表西南地区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重庆主场展演。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