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听重制编曲,让整个歌曲升华!#张可可
发布时间:2025-08-29 10:45:39 浏览量:3
刀郎精益求精,重制为《镜听画龙点睛》。
太绝了,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大家听一下音频版本的镜听的小间奏,是不是感觉别扭?再听视频版本的,听完后整个身体里的每个细胞真的就是和这个曲子都共鸣了。究竟是怎么回事?看一下演职员表,管子的演奏者是张沉沉,而视频里的是张可可,张氏兄弟。
相较而言,第一个版本的管子该休止的地方停的不够彻底,由于气息不足导致多个长音音准偏差较大,与和声的环境不协和,就是俗称的走音。唢呐没有演职员表,很有可能是电脑音源做的,被压缩的扁扁的,唢呐原有的中低频都给滤掉了,和管子的音色听上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分,整个音响就像扣在了一个非常憋闷的盒子里,是不是这样?
再说新版的,无论是音色的完整性、频率的完整性还是演奏技巧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管子和唢呐全部由张可可演奏拿捏,无论节奏起停变化强弱的控制还是装饰音的运用,简直妙不可言。
太多细节了,听他的节奏一顿一起就像沉重的脚步声,听他用的力度控制的音色至少5种,就好比哭的时候抽泣哽咽、难过直至沙哑。不是我实话实说,我真的是听了视频版本的之后才深深的共情的。谁和我一样,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刀郎老师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个时候真的不能和稀泥说什么不要踩一捧一,都各有特长,谁说文无第一,在某个角度上来说好就是好,差就是差,如果连割舍的魄力都没有,那就不可能做出来完美的音乐。真的是这样,吹奏的乐器功夫如果不到,气力就不足,就没办法游刃有余的控制音高和强弱。有些地方哪怕差10个音分或者1/64的拍子,那也差老远了,这就叫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段间奏时长大概是25秒钟,连整个曲子的1/10都不到,完全可以对付过去。就像我这样,我也可以用电脑音源做出来,区别就是能不能听。就这么一点变动,就让它成了整个曲子的点睛之笔。不过这个点睛之笔可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包括大眼睛这首歌也有过两个版本,一个是民谣版本的,哈刀哥自己编的,表达了一种俏皮的感觉。一个是朋克摇滚版的,表达的一种热烈。我觉得只有两个作品才能够完全充分表达出来作者的情感。
以上曲子的微妙变化只有深入其中才可以体会,类似的变化你还有什么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