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歌2025》,这届观众“叛变”了,开始喜欢“唱反调”
发布时间:2025-08-31 21:32:24 浏览量:3
本期《打歌2025》有两首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就是彭佳慧的《爱了》和周震南的《阅》。
这两首作品很有意思,一首代表着传统情歌还具有着广大听众和市场,一首则代表着说唱与舞蹈的实验性舞台正在向大众蔓延。
最终大众评审给彭佳慧的《爱了》打出了147的高分,而专业评审给出了83.7;而周震南的《阅》的大众评审打分130,而专业评审给出87.65;
对比之下,大众评审与专业评审的评价出现分化,专业评审更偏爱周震南的《阅》,而大众评审更喜欢彭佳慧的《爱了》。
那么,这两首作品到底哪首更应该夺得魁首?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两首作品。
周震南《阅》
我认为《阅》这首作品最大的优势,是将电子音乐元素,和说唱,以及现代舞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从而让作品更具艺术性。
从RAP词作,可以看出周震南的艺术野心,“让音乐回到音乐吧/让艺术回到艺术”,他追求的是相对纯粹的艺术本身,而不是外界纷扰和流量,所以他这首作品虽长达7分钟,他也从不担心会让观众疲倦。
周震南的歌词把娱乐圈的各种营销现象细数了个遍,表明他对各种表演式的娱乐现象的不屑。而他想要表达的是“自信不止昂首挺胸,而是活得坦诚真切”。拿出了他的态度,打消了人们的不安,“就算是垫脚石也会有人把你叙述”这段非常的燃情,也让周震南的RAP功底展现无疑。是一场充满激情的舞蹈,让我想到万物在拔节生长,力道十足、生机勃发,让人想到少数民族的某种仪式。《阅》长达7分钟的舞台设计,让舞蹈、电子音乐、RAP进行了融合,观众在观看表演的同时,也像观看了一场沉浸式的“舞台艺术品”大展。
周震南的这首《阅》为我们打开了另外的一个视野,不过我认为略显不足的是,周震南的说唱内容B段的重复性过多,内容没有再进一步深入略显可惜,同时也让这首《阅》略显单薄。
彭佳慧《爱了》
彭佳慧的这首《爱了》我更欣赏的,是她的旋律。
三个段落层层递进,将情感一步步铺陈,直到最后的爆发,唱出了一个追求生活安稳的女子,对待情感的隐忍态度,以及相信爱情的决心。
这又是一首保守但很耐听的情歌,听上一两篇就能够哼唱,但遗憾的是,歌词稍显直白,缺乏隐喻或诗意的留白,削弱了反复聆听时的层次感。
彭佳慧自从《歌手2025》帮唱A-LIN以后,我对她的印象有些许改观,她对情歌的演绎相比A-LIN缺少了打动人的细腻和沉浸感,两人都是唱将,但在表达上、演唱技巧上,表现力上,她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多。
这首《爱了》能够夺得榜首,最大原因还是旋律的美感,某些落点不落俗套,同时这首作品又有着流行歌的成熟架构,加上她稳健的唱功,在周震南的《阅》略显单薄的情况下,夺得第一实至名归。
每期的《打歌2025》我必观看,期待歌手们的新歌能够带来新气象,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作品都听过即弃,一听惊艳的作品少之又少。
这似乎成为了当代华语乐坛的一个缩影。虽然百花争艳,但缺少引领时代的王者。加上迎合短视频媒体的下沉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新歌开始迎合市场而非引领。
但是,周震南这首长达7分钟的实验性作品《阅》竟然获得第二名,获得了如此高的认可,不仅专业评审的评分较高,大众评审的评分也不低。
这说明什么?说明哪怕你的歌曲“离经叛道”不走寻常路,只要极具艺术性能够打动到人,一样可以获得极高的认可。
且我也相信,像周震南这样忠于艺术的歌者,他们正通过形式创新,试图改变乐坛“一潭死水”的现状。也更大程度地让大众推波助澜。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他们哪怕一点微小的创新,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华语乐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