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苏有朋,吃相太难看!

发布时间:2025-09-02 16:47:10  浏览量:2

明星与粉丝的关系崩塌,往往只在一句话之间。

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我卖艺不卖身。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

52岁的苏有朋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番所谓“直率”的回应,竟会在网上掀起如此大的风波,让多年经营的“乖乖虎”人设一夕崩塌。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

苏有朋宣布在9月11日生日当天,于北京举办一场限定音乐会。

门票分两档——1500元的VIP票含合影权益,911元的普通票则只能观演。

当未能抢到VIP票的粉丝请求普通票也能合影时,苏有朋直接回怼。

他用“卖艺不卖身”来形容自己的演出,还直言“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

01

明星的傲慢,粉丝的伤心

这番话伤了不少老粉的心。

要知道,那些愿意花近千元去看他音乐会的人,大多是支持他多年的忠实粉丝。

他们想要一张合影留念,本是对偶像喜爱的自然表达,却反而被归类为“不爱音乐”之流。

更讽刺的是:

苏有朋一边说着“卖艺不卖身”,一边却为出价更高的VIP粉丝提供合影服务。

这不就是明晃晃的“只要钱给够,身也能卖”吗?

这种双重标准,难怪网友直呼其“又当又立”。

他表示希望观众是“为音乐而来”,而不是为了他“这张老脸”。

然而这番道歉并未获得谅解,网友认为其未能触及问题核心:

不是表达方式问题,而是对粉丝的轻视和商业操作的傲慢。

03

明星与粉丝:谁成就了谁?

这场风波暴露出一个残酷现实:

一些长期处于聚光灯下的明星,早已习惯了粉丝的追捧和市场的宠爱,逐渐与普通人的感受脱节,真以为自己是闪闪发亮、高不可攀、的“明星”。

他们忘记了是粉丝的支持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忘记了观众是“饭碗”而不是“冤家”。

苏有朋从“小虎队”到《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再到转型导演,一路走来顺风顺水。

但再辉煌的过去也不是傲慢的资本。

艺人的作品重要,艺德更重要。

04

粉丝经济时代的反思

这场争议,也折射出粉丝经济时代的深层矛盾:

艺人希望聚焦作品专业性,粉丝则渴望情感互动。

合理的权益分级本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尊重每一位支持者,而不是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

相比之下,陈志朋演唱会后开放全场合影,吴奇隆俯身接过粉丝手写卡片,这些同行的做法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艺人们应该明白:艺人的“艺”最终是卖给观众的,脱离了支持者,作品便失去根基。

05

珍惜才是长久之道

苏有朋在道歉文中提到了“珍惜每一个喜欢你的人”,这句话说得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

艺人的口碑不仅源于作品,更需谦逊态度与共情能力。

观众是衣食父母,不是对头冤家。

唯有尊重每一位支持者,才能在演艺道路上走得更远。

否则,吃相太难看的后果,只能是慢慢砸掉自己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