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这首宁波人创作的反侵略歌曲,80年前唱响全球

发布时间:2025-09-03 11:17:00  浏览量:2

80多年前,一名从宁波走出去的16岁少年在大上海创作出《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被确定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总会会歌,后被广为传唱。这首歌的创作者,就是已故的宁波籍音乐家周大风。

甬派记者在北仑大碶街道牌门村的周大风故居,独家采访了周大风的侄女周山涓,重温了这段难忘的往事。

1939年,创作一系列抗战歌曲的周大风。杨绪忠翻拍

周山涓女士年过五旬,眼下是周大风故居主理人。

据她讲述,1936年,周大风在家乡镇海灵山小学毕业后去了上海,但只读了一年初中,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

1938年冬天,他进入上海益丰搪瓷公司,在第五分厂打样间美术部做学徒,绘制搪瓷画。晚上,他到上海国立音专王瑞娴教授处学钢琴。王瑞娴教授觉得他的乐感很好,提出免费教他,并告诫他必须每天要有练琴的时间。

然而,当时的周大风只是个学徒,哪来的钱买昂贵的钢琴?于是,他想到了去琴行练琴。

幸运的是,上海的三家琴行竟然都是大碶人开的,与周大风是老乡。几个老板爽快地答应他可随时前去练琴。于是,他开始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同时,年轻的周大风深深感到国破家亡的民族灾难近在咫尺,内心充满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1939年春节前,周大风读到了蔡元培先生撰写的《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会歌》。他非常激动,立即根据歌词,用岳飞“满江红”的曲谱唱出来。

一曲唱毕,他觉得蔡元培先生的歌词对普通百姓来说不够通俗,也不易传唱。当天晚上,周大风斗胆给蔡元培先生写了一封信,对这首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有所改进,诞生一首更易于传唱的反侵略歌曲。

《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词谱。周山涓提供

同时,他开始收集资料,酝酿着自己心中的战斗歌曲。不久,他在报纸上读到一则征稿启事: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总会面向全世界征集总会会歌。

周大风兴奋极了,他连夜奋笔疾书,口中念念有词,铿锵有力的旋律不停地冲击着青春的脉搏。

当朝霞映红了黄浦江上空的时候,周大风的作品诞生了。这首由周大风自己独立作词作曲,署名周之辉的应征会歌《国际反侵略进行曲》。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这一天,这首歌在60多个国家唱响。

周山涓接受记者采访。苏光淮摄

通过查阅资料,记者从周大风先生生前的回忆录中找到他的相关记述,还原了其创作的经过:

“写此曲时因见报载蔡元培先生曾以‘满江红’词牌用文言文填词为中国分会作会歌,词深奥,曲拗口难唱,词曲感情不对头,我大胆地写信给蔡元培先生提意见,并把我写的一首白话词曲附寄。

果然,次年,总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征求会歌,经蔡元培先生推荐,(该曲)获得当时国际性组织‘国际反侵略大会’四等奖,稿酬200银圆。前三名已为英美苏词曲作家分去,但中国弱,故只能补给四等奖,却反认定为会歌,全世界反日德意侵略集会时一般要奏此曲(由我写了多声部乐队伴奏谱),以壮气势。闻蔡元培先生逝世前曾誉该曲为‘全球同声’‘为国争光 ’,这些,都是由《正言报》编辑何干先生详细告我。”

在周大风先生的故居,记者见到了这首歌曲词谱的影印件(原件保存于北仑区档案馆)。歌词云:

“站起来!站起来!站起来!

全世界爱护和平的兄弟姐妹们,

快为着保卫人类的文明和生存而前进。

看多少国家正蔓延着恐怖的战争,

无辜人民正被蹂躏。

这是一个教训,再不起来斗争,

人类将要临到末日的命运。

全世界二十万万的人民,

快放弃国家民族人种的私见,

为着人类生存文明,为了世界永久和平,

一齐起来向侵略者作一次最后的斗争!”

在周大风故居,中国合唱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学会宁波分会会长张满连现场弹唱了《国际反侵略进行曲》。乐曲激昂热烈,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

周山涓介绍,80年前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在许多国家用铜管乐队伴奏,气势更加磅礴,充满着感人至深的力量。

“这是一首结构清晰、风格鲜明,为中国抗战服务的大众化、功能化的进行曲,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一个苦难深重但绝不低头的民族,用最直接、最有力、最团结的方式,发出自己的怒吼、信念和誓言。它是对侵略的控诉,更是对自我的鼓舞。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那个时代的血性与温度!”张满连这样评价道。

上海正言报刊载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词谱。苏光淮提供

通过查阅资料,记者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在被称为“孤岛”的大上海,周大风耳闻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获奖后,周大风接连创作了20余首抗战爱国歌曲在上海传唱,一位年轻的音乐家就这样在抗战的烽火中成长起来。

宁波财经学院影视学院教师、编导苏光淮正在谋划拍摄周大风先生的专题纪录片,他收集了大量大风先生的详细资料。

“最近,通过努力,我找到了80多年前上海《正言报》等多个报纸版面,上面刊载有周大风发表的多首抗战歌曲。这些歌曲有《白米谣》《壮士赞》《黎明之歌》《自由钟声》等,或记录人民的苦难,或颂扬军人的勇武,或抒发对胜利的向往,每一首都感情充沛,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也见证了大风先生作为‘人民音乐家’的本色!”苏光淮对记者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大风继续用他的歌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其所创作的电影音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诗亭》等深受听众喜爱,歌舞曲《采茶舞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编为教材。

2015年,周大风病逝于杭州,享年93岁。

周大风遗照。周山涓提供

在周大风故居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横幅,内容是他66岁生日时写的《六六吟》调寄“鹧鸪天”。

周大风在这首词里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本乱世一书郎,天生刚直半疏狂。常辨人间美与丑,亦尝世间炎和凉。歌一曲,文千章,兴来作画镌篆方。不与俗客争名利,但创一得酬国殇。”

“其中‘歌一曲’,就是指这首《国际反侵略进行曲》。我曾多次听闻大风先生提到此事,足以说明这首歌在老人创作生涯中的分量,也说明传扬抗战精神已成为他一生的骄傲!我曾无数次聆听这首曲子,每听一遍,就感受到大风先生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深深的爱,以及投身时代洪流的战斗精神,这也是我们今天旧事重提的意义!”谈到这里,周山涓热泪盈眶。

(视频由苏光淮团队协助制作,特此致谢!)

编辑: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