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云新闻策划·你好,“南”朋友④丨古韵新声,交响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04 15:47:36  浏览量:4

开栏的话

山海不远,和合共生。

9月5日,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将于昆明启幕。在全球南方国家携手迈向发展新征程的背景下,云新闻策划推出《你好,“南”朋友》系列联动报道,以媒体为桥,以文明为桨,开启一场跨越大陆的对话,传递全球南方国家共谋发展、共舞未来的坚定声音。

从云南哈尼梯田到秘鲁莫瑞梯田,从澜沧江到湄公河,从泼水节到洒红节,从坡芽歌书到甘美兰音乐,再到亚洲象与非洲象的生命共鸣——我们以五组相互呼应的主题,呈现文明互鉴的深度与温度。这组报道不仅是地理的串联,也是情感的联通、愿景的同频,更是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理念相通、命运相连的生动注脚。

你好,“南”朋友!让我们一起聆听山海的回响,见证合作的力量,书写属于全球南方的崭新篇章。

民歌,源自民间,生于土壤,长于风土,是大地母亲最质朴无华的低语,也是山川河流最悠扬动听的歌唱。

当云南文山的壮族姑娘用坡芽歌书中的音符轻轻哼唱,当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乐师敲响青铜锣鼓,那些跨越山海的音符,便成了无需翻译的“通用语言”。它们不问国籍、不分年龄,只以最纯粹的声波振动,在人心深处激起共鸣——这便是歌声的神奇之处:即使语言不通、文化迥异,它也能串联起人与人之间最深厚的情谊。

在云南文山富宁的壮族村寨,一块绘有81个古老符号的土布上,记录着壮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每一个符号都对应一首歌,记录壮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它被称作坡芽歌书。“坡芽”为壮语,是开满染饭花的山坡之意。坡芽歌书没有乐谱,却通过口传心授,将“歌书”刻进一代代人的血脉。2011年,它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坡芽歌书合唱团远赴俄罗斯索契参加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夺得冠军赛组别民谣无伴奏比赛金奖,让世界听见中国云南壮乡的“爱情史诗”。

项兰星 林汪 摄

在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形式。这套由锣鼓、钢片琴、木琴组成的打击乐合奏,起源于公元3世纪的爪哇神话——天神用铜锣传递讯息,最终演化为“敲击乐”的艺术。它没有固定的乐谱,却以即兴与默契编织出多声部的和谐:乐师们跟随领奏者的节奏,在集体协作中完成一场“声音的对话”。印度尼西亚是个能歌善舞的国家,音乐是印尼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众多的岛屿、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民族和自由的宗教孕育了印尼多样的音乐,口传心授的甘美兰音乐,让“千岛之国”的古老旋律经久不息。

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演奏。图源:视觉中国

当坡芽歌书在国际舞台唱响,当壮族的山歌与印尼的吟唱在同一个舞台上交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人类对“美”的共同追求。民族音乐的传承,从来不是“博物馆式的保存”,而是“活着的创造”——它让人们重新爱上传统,让不同文明在碰撞中彼此理解,让古老音符在全球化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