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谈】一场开在音乐节里的游戏展
发布时间:2025-09-06 07:26:39 浏览量:1
音乐节的现场为什么有个网吧?
“我刚发现那边有个网吧,要不要去开一局?”
这段对话并不是发生在某个大学寝室或者老友饭局,而是上周的石家庄草莓音乐节上。
这个被乐迷们称为“网吧”的地方,位于整块场地的一侧,门口的空地上写着它的名字:Game House。
这是草莓音乐节第二次在音乐节上开设Game House活动。它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迷你游戏展,只不过开在了音乐节上。
作为一个并不资深的乐迷,我在参加过的六七次音乐节上一般分为两种状态:如果等来了自己最想听的那支乐队,那就拼着老命往前占个好位置,尽可能近距离地观看乐手们的实况演奏;
但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和朋友们都是不争不抢地坐在远离舞台的草地上,把台上乐队的演唱当做背景音乐,在野餐垫上和朋友百无聊赖地聊天、打牌、玩玩NS。
但一整天都坐在一处,天会聊干、牌会打累、NS也会没电,那时候我就在想,既然大部分时候音乐节都像一个公园一样,如果现场有个棋牌室、游戏厅之类的就好了。
所以我完全不疑惑“为什么音乐节上要有个游戏展”——这就是我在乐迷和玩家的双重身份下真实的需求。唯一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们直接跳过了我想象中的那一环,直接办了一场迷你游戏展。
这场小型游戏展的规模不大,展出的七八个游戏都是由发行商Gamirror Games带来的独立游戏。其中知名度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忍者神龟:施莱德的复仇》。
这个迷你游戏展并不只展出最新的或未发售的游戏:《忍者神龟:施莱德的复仇》就是2022年发行的游戏。
现场除了《只有姐姐的世界》和《亚丽亚的倒影》这两款游戏未发售,其他大多数游戏都已发售。我问了问现场的工作人员,他说这场Game House的选品标准并不是有没有发售,而是“适不适合在出现在音乐节上”。
考虑到音乐节上的乐迷中平时接触游戏的不算多,他们选择了《失物招领有限公司》这种易上手的游戏,而《忍者神龟》这样的合作闯关游戏能让乐迷们交流互动,《亡者之地》这种进阶游戏还能给乐迷上上强度。总的来说,这是一场更面向非资深玩家群体的游戏展。
音乐节的第一天下午,我刚到Game House时人并不多。有好几个游戏的试玩区都是空着的,门口的盖章处也不需要排队。
这样的状况在我的预料之中,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还有大批乐迷还没入场,另一方面则是到场乐迷还没发现这个藏在场地一侧的小棚,只注意到了场地正前方舞台上的乐队主角。
直到当天下午,一场大雨突然降临。
当时我正在玩着《失物招领有限公司》。这是个“找茬游戏”,所以我始终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完全没注意到因为这场雨大批乐迷来到了“Game House”这个临时港湾里避雨。等我打完一关回过神才发现,背后已经围了好几圈人,而且都已经跃跃欲试。
或许正是因为这场大雨——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乐队试玩、名人对谈等环节的宣传,音乐节第二天的Game House前排起了长队,迎来了大批乐迷的光顾。
他们有的系着红围巾,有的穿着海魂衫,还有的戴着“不摇滚毋宁死”的袖章,但都专心致志地玩着独立游戏。看着这样的场景,我总有种走错片场的错位感,但又能立马感知到它的鲜活。
或许在大雨降下的那天,很多人走进这个陌生的小棚,只是因为这里刚好能让他们避避雨。但走出小棚之后,一定有人对这个他们了解不多的领域萌生了兴趣——就像围在我背后的那群跃跃欲试的乐迷一样。
石家庄的雨在第二天就停了,但就算没有雨,这场音乐节上的游戏展仍然像一个临时港湾。乐迷和玩家这两重本不需要界定太清楚的身份逐渐模糊,Game House里的人玩着游戏,室外的人随着音乐摇动,舞台上的乐队们也如常演奏着,大家都面带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