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初中生,给自己的环卫工人父亲写了一首歌
发布时间:2025-09-09 15:05:29 浏览量:2
9月初,结束了暑假生活的同学们重返课堂,进入新一学年的学习。和班里同学一样,骆昱熹暑假里会写作业、看书、上培训课,也会外出游玩增长阅历,不一样的是,这个暑假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身为环卫工的父亲写下了一首歌,为父亲、为环卫工群体唱出一曲深情的告白与敬意。
“我想给爸爸一个惊喜”
骆昱熹,13岁,成都西川汇锦都学校初二学生,学习音乐已有6年。
自骆昱熹记事以来,父亲余科就一直早出晚归,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忙碌。他的身影,总是与环卫车、清扫声交织在一起,在女儿心里,父亲就是一个风雨无阻的奔波形象。
“爸爸他不管是上班还是休假,基本上一遇到突发情况,就会立即赶往现场。今年7月初那场暴雨,他就整夜没有回家。”骆昱熹回忆道。
父亲一心扑在环卫工作上的模样,在骆昱熹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觉得,这些穿梭于车水马龙之间的“蓉城美容师”,值得被看见、被歌颂。
骆昱熹在歌房录歌
于是,自小学起,在课外学习音乐的骆昱熹就萌生了为环卫工人写首歌的想法。只是就一个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文字储备而言,写歌还是太难了,这个心愿只能暂时被搁置。
2024年,进入初中学习的骆昱熹文字功底得到进一步锤炼,这让她有了表达和创作的底气。今年6月,骆昱熹向自己的音乐培训课老师寇紫晨提出,想给自己的父亲、给整个环卫工群体写一首歌。寇老师听到后也十分高兴,二人一拍即合,立即投入到歌曲的创作中来。
音乐的制作不仅需要乐理技法的融合,还需要对歌曲主题的感悟。在音乐创作方面,身为音乐制作人的寇老师更加得心应手,骆昱熹身为环卫工人女儿,显然对这个群体显然更有感触。于是,歌曲的作曲由寇老师完成,歌词创作则由骆昱熹参与其中。经历一个多月的打磨后,歌曲《因为你》终于诞生。
骆昱熹在参加展演活动现场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学业紧张,骆昱熹几乎一整年都疏于练声。因此她对录制的成品并不满意。“高音部分还不太通透。”骆昱熹给自己挑着毛病。
唱功不如预期,作品完成度不足,原本打算当作送惊喜给父亲的她甚至开始焦虑“爸爸会怎么看?他会不会觉得我退步了?”
出乎意料的是,父亲余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高兴地忍不住将女儿抱了起来。上班后,余科还把歌曲分享给同事们,大家忍不住连连赞叹。
“我只要她快乐长大就好”
余科,42岁,郫都区郫筒街道宏轩环卫公司项目经理,从事环卫工作已9年有余。
余科(右)与环卫工人座谈工作情况
“风雨再大,我们一起扛着。”余科轻轻哼唱着《因为你》,歌词虽稚嫩,却表达着女儿对父亲的无尽爱意。
“我当时都愣住了,完全没想到我的女儿居然瞒着我偷偷给我写了一首歌!”余科回忆起第一次听到歌的反应时,脸上仍挂着止不住的笑意。
在女儿成长的道路上,余科始终尽全力守护、托举。女儿是他的小骄傲,也是他最柔软的牵挂。
然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陪伴女儿的时间总显得不够:上早班时,自己出门前,女儿还在熟睡;上晚班时,待他回到家,家人已准备休息。遇到突发状况,即便是休假,他也要立即赶赴现场。对此,他常常心生愧疚。
因此,女儿的每一个小小心愿,他都尽力满足。八九岁时,女儿说想学唱歌,他心里想:“孩子有个兴趣就挺好,能不能坚持都是后话。”于是给她请了老师。没想到,女儿不仅坚持了下来,还把爱好发展成了特长,甚至可以创作一首歌表达对父亲和环卫工人的敬意。
余科(左)进行日常工作检查
第二天上班后,余科立刻就把这首歌分享给了同事。
同事们听完歌后十分惊喜,纷纷夸赞起骆昱熹来:“这么小都可以自己写歌自己唱了,你女儿好厉害哦。”
得知骆昱熹为整个环卫工群体写了一首歌,余科的同事肖潇十分感慨:“其实基层环卫工这个群体一直是比较辛苦,又难以被他人看见的。现在身边有人看到了我们,并愿意用艺术作品来记录我们,这让我非常感动。”
对于同事们的反应,余科非常开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开始青春叛逆期了,我女儿不仅能共情父母的辛苦,还给我们环卫工写了首歌。这放在哪个家长身上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余科(左)进行日常工作检查
未来,骆昱熹是会走艺术特长路线还是文化路线?骆昱熹想了想:“我还没法确定那么遥远的事情,所以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我先把文化课的成绩弄好,这样无论以后想如何发展,我都有更多的选择。”
父亲余科的想法与女儿十分相似:“初中阶段,我们还是希望女儿先把文化基础打好,至于未来是想要艺考还是走文化课,我们完全尊重她自己的意愿。我也会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给我女儿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