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就很离谱!周杰伦歌曲成反面教材?大学老师:歌词已经构成性骚扰

发布时间:2025-09-09 17:30:00  浏览量:2

周杰伦《等你下课》这首承载无数青春记忆的浪漫情歌却在台湾东吴大学课堂上被“颠覆性”解读,瞬间引爆网络!老师竟将歌词视为“跟踪骚扰”案例,这一举动如平地惊雷,不仅冲上热搜,更激起一场关于艺术边界、教育伦理与社会认知的全民大辩论。

究竟是浪漫告白还是违法预告?争议的火花已四溅!

周杰伦与杨瑞代合作的歌曲《等你下课》,已在外网观看次数突破1.4亿次。如今却在台湾东吴大学面向交流生的性别平等课程上,被老师用作讲解跟踪骚扰防治法的反面教材,瞬间激起轩然大波。

这首被视为青春纯爱的代表作,为何一夜之间从“浪漫告白”沦为“违法预告”?

《等你下课》这首歌描绘了一个男生为了接近喜欢的女孩,在她住的巷子旁租了间公寓,只为期待一场不期而遇。他甚至为了能离她更近,特意找了一份离她宿舍不远的工作。

夜深女孩还在教室用功,他则躺在学校的操场上仰望星空,心里坚信总有一天,她会发现身边这个默默陪伴的身影。歌声里还唱到,他会在学校旁的广场上,等着下课钟声响起,然后鼓起勇气问一句:可以一起回家吗?

在创作者和无数歌迷心中,这些情节是纯真爱恋的艺术化表达,是情感极致化的渲染。艺术总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可是在这堂性别平等课上,老师用红笔圈出了“你住的巷子里,我租了一间公寓,为了想与你不期而遇。”、“我找了份工作,离你宿舍很近。”、“学校旁的广场,我在等钟声响,等你下课一起走好吗?”等歌词,并给出了一个不同的解读:这些行为已经构成了跟踪骚扰,触犯了法律。

课程强调歌词中“租公寓”“操场看星空”等行为,若脱离歌曲语境,可能构成现实中的“反复尾随”或“非自愿监视”,符合台湾《跟踪骚扰防治法》的定义。教育者认为,此举旨在借大家熟悉的旋律来揭示“以爱为名越界”的潜在危害,从而提升学生对性骚扰的认知敏感度。

这个结论让很多人瞬间炸了锅。反对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批评这种教学方式是“断章取义”,完全曲解了歌曲本身想要表达的纯粹喜欢。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那华语乐坛恐怕要“塌房”一半,无数经典情歌都可能被贴上“违法”的标签,艺术创作的想象空间将被严重挤压。

网络上的讨论迅速两极分化。周杰伦粉丝及部分网友坚定地认为,这首歌是“写给歌迷的信”,歌词中“我唱告白气球,终于你回了头”等句是对听众支持的回应,且周杰伦本人曾表示这是“送给歌迷的生日礼物”。歌曲表达的是没有恶意的喜欢,听了这么多年从没觉得有问题。

有人甚至激烈地评论道:“心里脏的人,看什么都是脏的”、“照这个标准,好多情歌都得下架”、“以后追女生都变成性骚扰了”。还有人觉得这种解读严重损害了创作者的名誉,建议周杰伦应该直接起诉这位教授。

这部分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在“污名化暗恋”这种正常的情感,性骚扰的判定关键在于行为的本质、对方的意愿以及是否存在恶意和侵犯边界。

如果将纯粹的喜欢与恶意的侵犯混为一谈,不仅会让正常的感情表达者感到恐慌,更可怕的是会模糊公众对真正性骚扰的认知,导致那些真正的恶行得不到精准的界定和惩治。正如有人所言,“对好人的诬赖,就是对坏人的纵容。”

然而另一方的观点同样值得深思。支持者认为老师的目的并非要批判歌手或歌曲本身,而是想通过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降低性别平等教育的理解门槛,将“跟踪”、“越界”这些严肃的法律和伦理话题,巧妙地带入生活实际,增强课堂互动性。

一位上了这节课的学生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说正是这堂课让她恍然大悟,意识到过去被视为浪漫的某些行为,比如男生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校门口等待,女生宿舍楼下点蜡烛,被拒绝了还守着不走,其实可能存在问题。

也有网友分享自己的事,她说她曾被同事跟了半年,最崩溃的不是他跟着,而是其他同事笑称他只是太爱了。有学生反馈:“原来我们哼了二十年的情歌,有些歌词早该被重新定义。”

支持者强调这堂课的核心价值是帮助学生从熟悉的文化符号中,识别出可能被浪漫包装掩盖的越界信号,将防治知识深深地嵌入到人们记忆里。这门课程的意义正在于提高那些听着这首歌长大的普通人的防范意识。

从教材到反面教材

这并非周杰伦的歌曲第一次走进课堂。早在2006年他的另一首作品《听妈妈的话》,就因其蕴含对儿童的正面教育意义,被选入了台北教育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如今一首被当作正面教材,另一首却成了反面范例,这种转变也反映出社会在不同议题上的视角变化。

东吴大学以《等你下课》为教材的尝试其实也是延续了台湾自“玫瑰少年叶永志事件”推动的性别平等教育传统,为防治骚扰、激发学生现实边界感提供创新思路。

而类似《等你下课》的争议非个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开始被重新解读,这些争议中也都蕴含着社会对文化产品中隐性价值观的反思和视角转变。

流行文化中,浪漫化的追求与现实中的骚扰行为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正如课程结语所述:“浪漫与越界之间,那条名叫‘尊重’的边界线,才是青春真正的BGM。”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