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退休教师高岚连续10年自创自编自唱教师节歌曲 弦歌不辍 用音符温暖每一位平凡师者
发布时间:2025-09-10 11:03:09 浏览量:2
高岚2025教师节年度歌曲《师也者》新鲜出炉了!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词曲古韵悠长,歌声温暖醇厚,创作《师也者》,高岚创新运用古诗词填词,让音符与古诗词在旋律中交织,似一场跨越千年的古今师者对话,唱响了一曲平凡教师的赞歌。
高岚,一位有38年教龄的太原退休语文教师,连续10年弦歌不辍、自创自编自唱,打造教师节年度歌曲,为一线教师献上节日之歌,用音符温暖每一位平凡的师者。
值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对话高岚,邀请他分享这一曲曲动人弦歌背后的故事。
每个音符都带着温度每首歌都在致敬平凡“也许珍贵青春就在平淡中浸泡,也许早生的白发就是一生的骄傲,也许三尺讲台就是我人生的跑道……我是一个教师,平凡不渺小,在职业荣誉的面前不会半途摔倒。”2016年,高岚的第一首教师节年度歌曲《我是一名教师》创作完成,并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在这首歌里,高岚用质朴的语言、动人的旋律,真实地道出了普通教师的内心告白。
高岚说:“那些站在光环外的每一位普通教师,是最需要温暖的人!在教师节,为每一位平凡普通的老师而歌,便始于这份朴素表达的冲动。”
描写广大教师的普通生活,表达他们的朴实情感,高岚把三尺讲台上最真实的教师工作、生活写进歌里,用真实打动了听歌的老师们。大家纷纷表示,没有光环,没有浮夸,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入耳倾听,便有一种莫名的自豪与感动。
老师们的喜欢是无言的褒奖,带给高岚坚持的力量。高岚把这份温暖的坚持浓缩在乐谱上跳动的音符里,一写一唱就是10年。
“那一年,你刚来,才二十郎当岁,我们欺负你年轻,常与你作对……虽然你的课有时让我们瞌睡,我们还觉得这就是青春的标配。”2017年教师节,高岚创作并演唱的教师节年度歌曲《同喜同悲》,以学生的口吻,演绎初登讲台新老师的故事,寥寥数语唱出了新老师的青涩和纯真。
“黑板是黑的,粉笔是白的;读书的音效是立体声的,也是动听的;心灵是纯的,眼睛是亮的;老师的胸怀是宽广的,也是真诚的……岁月把青丝染成银白,用青春交换未来。”2018年教师节之歌《小课堂大世界》,高岚以一个个具象的实物起兴,演唱出老师的青春无悔和真爱的模样,直抵人心。
这些歌里,有新老师初登讲台的青涩、有三尺讲台上老师爱的模样,也有老师青春无悔的奉献、有老师对学生的美好祝愿、有师生共成长的美好,更有退休教师对学生的不舍,以及千年师道传承的重温……10年10首“教师节之歌”,把传道、授业、解惑的普通老师写成故事,谱出旋律,每个音符都带着温度,每首歌都在致敬坚守、致敬平凡。
挖空心思创新制作感悟“师道”真谛“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音乐,爱唱歌,但一直没有机会用音乐表达自己,教师节年度歌曲创作让我把个人兴趣和职业热爱完美结合在一起,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高岚说,拟定主题、创作歌词、编曲配乐,录制剪辑歌曲MV,每年教师节都是提前半年开始找灵感,歌曲的创作过程繁杂琐碎,但其中之乐却让人十分享受。
热爱总能吸引热爱。10年间,参与高岚教师节年度歌曲创编的人越来越多,有写歌词的外地教师同行,也有多年前的学生拍MV,甚至其身为音乐老师的女儿也加入其中,帮助编曲配器,这让高岚得以保持饱满的创作激情。
“教师节年度歌曲写了10年,唱了10年,每年都在挖空心思创作,希望能呈现一点不一样。”高岚说,每一年的歌主题不同,写词形式要有变化,有的需要用问答对话形式,有的需要散文化表达,有的需要用白描手法。根据歌词和旋律的不同,会运用通俗、美声、京剧等不同演唱方式进行表达。如:2021年的教师节歌曲《普通也不普通》,其歌词便使用了问答式写作;2023年高岚从一线教师岗位上退休,这一年的教师节歌曲《我再看看你们》,表现一位退休教师对学生的不舍,用京剧演唱。
2025年教师节歌曲《师也者》的创新在填词上,高岚将韩愈《师说》的理性思辨、郑板桥《新竹》的育人哲思、罗隐《蜂》的奉献精神与李商隐《无题》的执着情怀熔铸一炉,最后以《礼记》中“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作结。高岚说:“这些文字本就是先贤写给教育者的赞歌,今年就让古今师者来一次隔空对话,让我们重温教师职责。”
所谓师道,不是站在高处仰望星空,而是蹲下身来点燃烛火!从1985年,走上三尺讲台,到2023年一线退休,高岚38年的教师生涯,有过“山西省模范教师”的殊荣,更多的是平凡如昨的教学日常,他把这份日常平凡沉淀在唱给老师的歌中,也更深地感悟着“师道”的真谛。高岚说:“希望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年度歌曲创作,能让老师们意识到自己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能够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又一年教师节来临,祝高岚老师和每一位老师,节日快乐!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