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一位冰城教师与漠河孩子的音乐之约

发布时间:2025-09-10 15:05:40  浏览量:2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雷

85后青年音乐教师吴治杭的手机里,保存着很多孩子演出的照片。

这些孩子来自“神州北极”漠河,是吴治杭支教时带的一群孩子。照片的场景不时切换,有时在教室,有时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不同场景之下,孩子们认真唱歌,眼神清澈明亮。

刚刚结束漠河一年半的支教生涯,吴治杭返回他的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偶尔便翻出这些照片,回味支教时光。

9月8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见到了吴治杭。他皮肤黝黑,戴着一副无框眼镜,在操场上走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体育老师。

时间回到2024年年初。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给他打电话,询问他是否愿意到漠河支教。吴治杭当时正在一家理发店洗头,头上全是泡沫,“我说这是好事,我愿意去。”

校长当时很惊讶,“你撇家舍业的,一年半不能回来。你想好,家里孩子还小。”

“我觉得这是好事,而且我们学校有好几个老师都有支教经历。既然需要音乐老师,我就去。”吴治杭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没有犹豫过。

经过报名、审核等一系列严格流程,2024年3月,吴治杭来到漠河市高级中学,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支教之旅。

吴治杭正在教学生音乐知识。受访者供图

有过成立合唱团经验的他,在漠河市高级中学也成立了一个合唱团。起初,团队成员20人。

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让吴治杭感到很意外。有个小男孩选合唱团时落选了,因为对音乐感兴趣,他主动找到吴治杭,“老师,我来听行不行?”

吴治杭欣然同意。后来,这个小男孩作为合唱团的“编外人员”一边听、一边练,“音准改善不少”。后来,他顺利“转正”。

在以学业为主的高中成立合唱团并不容易。刚开始时,学校、家长颇有微词,认为这会影响学业。吴治杭能做的就是尽量说服,详细讲解音乐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孩子毕业之后很多年,可能忘了高中时老师讲的文化课,但大概率忘不了自己参加的合唱团。这份经历很难得。”

就这样,利用课余时间排练的合唱团逐步成型,参加了校内外好几场公开演出。这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伴随着合唱团逐渐崭露头角,吴治杭也成了当地教育圈的“能人”。漠河市教育局联系他,希望能再组建一个童声合唱团。吴治杭一口答应。

2024年7月23日,他带领仅成立两个月的童声合唱团登上国家大剧院,将中国最北方的声音在首都唱响。很多孩子第一次去北京,更没想到能站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唱歌。

吴治杭带领童声合唱团登上国家大剧院。受访者供图

“我觉得吴老师挺厉害的。”吴治杭同事、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音乐教师葛佳悦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她入职不久,就听说了吴老师支教的故事,“能在那样艰苦的地方做这些事情,真的不容易,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我感觉,他支(撑)起了那边音乐教育的一片天。”葛佳悦补充道。

支教中,吴治杭也在思考边境地区教育面临的实际困难,“如何才能让年轻教师留下来”。他观察发现,有部分年轻老师工作不久,便放弃了编制,离开了漠河。

“我觉得年轻人可能是没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幸福感和成就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留住年轻人。”吴治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