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周深以双语歌曲《归来》致敬先烈

发布时间:2025-08-24 19:52:59  浏览量:2

一、歌曲背景与时代意义

创作初衷

《归来》是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剧《归队》的主题曲,以东北抗联战士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失联战士重聚归队的故事。

歌词核心意象“雪原”“归途”“家乡”,隐喻先烈在严寒中坚守赤子之心,渴盼和平的愿景(如“期盼严寒散场,等到万物生长回家乡”)。

双语设计的深意

中俄双语交织:象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苏联的并肩作战,呼应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精神。俄语段落由专业团队翻译,周深凭借乌克兰留学经历(歌剧专业)精准演绎,被赞“纯正斯拉夫风雪感。

文化纽带:俄语演唱强化历史真实感,使歌曲成为跨越国界的情感共同载体。

二、艺术特色与演唱突破

声乐技法

“消逝美学”处理:主歌用气声低吟模拟“林海雪原的寂静”,副歌以温暖声线升华希望,尾音渐弱如“硝烟中消散的足迹”,隐喻精神在时空中的升华。

双语情感层次:中文段落空灵肃穆(如“雪落安详”),俄语段落磅礴悲怆,高低音对比展现战争残酷与信仰炽热。

情感表达

历史叙事与个人共鸣:MV中冰原战士与摇曳烛火的意象,强化“渺小个体守护宏大理想”的英雄主义。听众反馈“每句歌词直击心灵”“俄语虽不懂却听哭”。

三、社会反响与主流认可

权威媒体集体致敬

全网覆盖:2025年7月7日(抗战纪念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67家官媒同步发布歌曲MV,话题#周深双语歌曲致敬先烈#单日阅读量破亿。

官方评价:央视称其“用年轻而深沉的声音唱出历史厚重感”,《工人日报》解读“枪林弹雨拦不住归途”暗喻民族复兴信念。

公众教育与情感动员

歌曲被纳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推荐内容,网友自发剪辑历史纪录片配乐,推动#听归来缅先烈#创作热潮。

中老年群体因题材契合集体记忆产生共鸣,俄语学习者称“勾起留学回忆”。

四、关联动态与文化价值

电视剧《归队》开播

定档2025年8月25日CCTV-8黄金档,由胡军、李乃文主演,剧情聚焦“冰天雪地冻不住赤子心”,与歌曲主题深度互文。

周深的文化使命感

此曲是其“致敬三部曲”之一(另含《悬崖之上》《繁花依旧》),延续用音乐串联历史与当下的创作脉络。

网友评价:“歌声让陌生的灵魂共享同一份敬意”,外交部国际传播推动外网留言“听出和平的珍贵。

总结:音乐作为历史的永恒碑铭

《归来》既是技术层面的“双语声乐范本”,更是精神层面的时代回响——

以艺术激活记忆:中俄双语不再是语言屏障,而是鲜血凝成的人类共通情感。

以青年之声承重:周深用国际化表达让抗联精神穿透时空,证明“反法西斯精神无需翻译。

正如歌曲所启示:当“归乡”的祈愿随万物生长,先烈守护的山河终成我们仰望的丰碑。

摘自听众感言:“歌声悲壮中带着希望,仿佛穿越时空与先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