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颜值偏见,回归音乐本质,还看全新音综《一起开麦吧》
发布时间:2025-09-17 16:00:37 浏览量:1
在如今这个年代,音乐已经不再纯粹。对于音乐输出者,往往在天赐的声音外,感情的投入、技巧的运用,乃至舞台的妆造、舞美的映衬,都成为音乐作品的构成元素。
对于音乐接受者,则早已把视与听的审美要求合为一体。在这个流量为王、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一首流行歌曲,唱了什么与是谁唱的往往同等重要,听歌与看人常常紧密结合。在音综节目盛行唱演舞台的当下,“表演”——声音的表演和形体的表演,成为了一种舞台潮流。
而这些,往往却弱化了声音的功能、淡化了音乐的本能。
于是,在大众对过度修音这样的行为艺术大加吐槽,希望回归声音的本质音乐的初心时,全开麦便成为一场演唱会、一出晚会、一档音乐综艺的刚需。
从《歌手2024》开始,《百分百歌手》、《打歌2025》等以强调现场属性、全开麦演唱的音综节目接踵而来。
但这样的音综节目,就代表了音乐的纯粹吗?
别忘了,在当下,颜值的作用完全可以喧宾夺主,流量歌手完全可以凭借颜值轻松占领音乐高地。
所以,一档百分百以声音为主角的音乐综艺,必然要消解与建构,消解颜值的“侵略性”作用,建构声音的主体性地位。
《一起开麦吧》正是这样一档“以纯粹的音乐打破颜值的偏见”的音综节目。
创新机制以保障声音回归
全新音综《一起开麦吧》,以“盲选”与“养成”为创新赛制的组合手段。
盲选,类似于《蒙面歌王》,只不过,在《一起开麦吧》,舞台上的歌手应该不需要蒙面,他们对于观众与明星评审的“界面”是友好的,但他们需要接受在独立隔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其他歌手的“听声识人”。
通过互选,组成3-4人的组合,颜值没有“担当”的作用了。
养成,是强调组合的孵化作用。通过组合内歌手的磨合、沟通,完成信息互换与共享,成为比演唱“搭子”关系更紧密的演出小分队,通过共同经历竞演时的同呼吸共命运,达成命运共同体,从而成为具备市场前景和数据量的新组合团体。
嘉宾云集以展开音乐叙事
《一起开麦吧》共有三组性质不同、作用各异的嘉宾组队而来。
常驻训练师:蒋敦豪、张碧晨、李艺彤。其中,蒋敦豪固然有《中国新歌声》冠军的光环加身,张碧晨则因为是众多音综节目的座上宾而驾轻就熟,李艺彤更因为爆棚的综艺感和出色的业务能力而被收期待。
飞行嘉宾:尚雯婕、李斯丹妮、何洁、武艺、王一珩、鹭卓、卓沅。
踢馆嘉宾:吴莫愁、希林娜依高、吉克隽逸。三位《中国好声音》的前学员,将通过踢馆施压的方式激发《一起开麦吧》竞演歌手的“战斗力”。
据悉,《一起开麦吧》届时将在优酷与北京卫视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