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津疆共舞丝路《赶大营》于田架文化桥——原创话剧首入南疆 再现商贸传奇促文旅交融

发布时间:2025-09-18 08:12:02  浏览量:2

近日,大型原创话剧《赶大营》赴新疆于田演出之行圆满结束。数千名观众和于田当地学校的学生们现场感受了这场以历史为桥,联结东西部,情系天津与新疆的文化之旅。

本次话剧《赶大营》赴新疆于田演出之行,由于田县委宣传部、天津援疆于田工作组主办,于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天津西青区此次将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带到带到新疆于田县,为群众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有力推动了两地文化交流、交往与交融。

11日、12日下午话剧《赶大营》的剧场演出,在天津工业园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精彩上演。这部话剧是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原创作品。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钟海担任编剧、导演。作品集结了天津人艺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谱写辉煌史诗。

为了能让更多于田的观众体验话剧艺术和《赶大营》作品的魅力,天津人艺副院长张艳秋、张文明与天津人艺青年演员张晶晶利用演出休息时间,赴于田第二高级中学,为现场近400名高中学生,开展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当地学生们进行了话剧艺术的介绍,更以《赶大营》的剧中情节为背景,通过现场表演和互动,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课程。

“赶大营”源自天津西青区杨柳青人的真实历史事件。19世纪末,以杨柳青安文忠为首的货郎们挑起货郎担,走上了丝绸古道。这段从天津到新疆的旅程,饱含着津商有情有义、智慧勇敢、开拓创新、心怀家国的精神内核,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商贸传奇。这段比闯关东更难、比走西口更险、比下南洋更传奇的历史,可称为近代史上的一次移民壮举。

话剧《赶大营》以艺术的形式,将这段历史重现于舞台之上。通过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艺术化的演绎手法,展现这一商贸奇迹,生动再现了天津商帮在边疆开埠拓市、促进民族交融的艰辛历程与辉煌荣光。

本次赴于田的演出,是天津人艺首次携原创历史剧目深入新疆南部地区,也是津疆文化交流的一次极具创新性的实践。天津人艺结合于田当地现场条件,在剧情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内容不仅在情节上更符合现场观众观看演出的需要,更灵活运用多媒体与现场演员互动演出的表现手法,拓展了现场观演的视听感受。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张艳秋深情地说:“《赶大营》不仅是一部精彩绝伦的话剧,“更是一封深情的文化情书”。我们希望通过舞台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于田观众真切感受到天津的商贸基因与人文温度,同时汲取新疆多元文化的丰富养分,实现双向的文化滋养与共同提升。”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觉得这部剧太适合带学生来看了。课本里《赶大营》就几行字,但剧里把商人的坚韧、民族的交融具象化了,比如商队宁可自己挨饿,也不哄抬物价卖给牧民,这种诚信精神比课本里的知识点更有感染力。今天带学生来观看这部话剧,让他们在故事里学历史、悟精神。”于田县玫瑰小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古丽赛乃木·买买提说。(采访源自于田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