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我感受快乐的能力消失了
发布时间:2025-09-23 14:52:05 浏览量:1
“日子发出声响,漫长且愉快。生活是颗跳跳糖,噼里啪啦发着光。”
秋雨凉,叶渐黄。跟随秋天而来的除了丰收,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伤感。
生活中每一个小小的不开心、不如意好像都会被无限放大:
算了,生活没什么意思,过一天是一天又失眠了,明明也没什么值得焦虑的好烦啊,这个破班上的有什么意思自己好像什么事也做不好成年人的世界,好像焦虑,低落,悲伤等负面情绪是常态,快乐反而是难事。
到底是什么时候,我们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呢?
越长大就越难快乐,这好像是许多人的共识。究其原因,或许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
其实,我们不是失去了快乐,而是失去了“感受”本身。
我们变成了一个只会处理刺激、不会体验生命的物种。
快乐不是目标,是副产品。
当你停止追杀它,开始恢复“感受”的能力,它反而会悄悄回来。
如果你非常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的“快乐感知”,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1、身体先于心理的调节
当我们无法“感受”快乐时,可以先从身体层面入手:
①规律作息调整:确保每天7-8小时睡眠,缺乏睡眠会直接降低多巴胺敏感度;
②有氧运动启动:每天20-30分钟快走或慢跑,促进内啡肽自然释放;
③饮食微调:增加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鲑鱼、核桃)和黑巧克力,这些食物支持大脑健康。
2、学会捕捉日常的微小时刻
要知道,快乐感知其实是可以像肌肉一样锻炼出来的。
我们可以:
①每天睡前记录3件当天发生的微小好事,即使是“奶茶很好喝”这样的小事;
②每天选择一种感官专注体验5分钟——比如专注品尝一块水果的滋味或聆听一首纯音乐的旋律;
③每周抽出点时间去公园或湖边走走,接触自然,感受风和阳光的气息,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缓解压力。
3、修复自身的社会连结
人终究无法脱离社会存在,且分享喜悦和爱,可以为我们带来深度的快乐。
如果你已孤单了太久,你可以从最简单的做起:
①浅社交开始:从低压力社交开始,如参加读书会或一起健身,不必强求深入交流;
②宠物疗法:与动物互动能增加催产素分泌,减轻压力激素;
③选择性分享:找一个你信任的人分享你的感受,通常对方也会有类似体验,这种共鸣能减轻孤独感。
4、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模式
快乐与悲伤并不是敌人。它们就像太阳和月亮,东升西落,巡而往复。
悲伤、焦虑是人生的常态,它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已经完蛋,也不意味着你会永远陷入沼泽。它只是告诉你,你该给自己一点空间了,休息也好,重新出发也罢。
学会并且接纳自身情绪的流动,而不是急着否认或消除,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平衡,减少自身的不确定感,让感受快乐的能力悄悄回来。
5、搭建自己的过渡空间
“过渡空间”它是你的一个心理缓冲带——一个可进可退、可疯可静、可完全由你制定规则的小型现实裂缝。
它可以是 3 ㎡的阳台、一个抽屉、一段耳机里的歌单,也可以是一段 15 分钟的时间,核心只有三句话:边界可控、规则自定、情绪可废可立。
工作压力太大了,情绪崩溃了,觉得浑身难受不舒服了……你都可以进去躲躲。
它不一定治愈你,但能让你在崩溃和硬撑之间,多出 15 厘米或 15 分钟的喘息裂缝——是光进来的前提。
快乐不是你必须追逐的光,而是当你停下脚步调整呼吸时,悄然漫上心间的暖流。
那些现在看似黯淡的情感通道,其实只是暂时关闭而非永久封锁。随着你每日精心的调节,它们会像久未使用的肌肉一样逐渐苏醒,再次为你带来惊喜的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