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上海音乐厅、美琪大戏院……感受百年来上海文艺建筑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5-09-23 15:38:47 浏览量:1
市住建委、市历保中心介绍,上海的文艺类历史建筑,多诞生于20世纪初至中期,它们的风格类型丰富多元:既有上海音乐厅那般遵循新古典主义范式,以庄重的柱式、对称的立面与典雅的内饰传递古典艺术氛围的建筑;也有美琪大戏院融合装饰艺术派(ArtDeco)风格的作品,用几何线条、金属质感与流线型设计呼应近代话剧与电影的现代性特质;还有上海大世界这类兼具折衷主义与民俗特色的建筑,通过多元空间布局与市井化装饰,适配杂耍、戏曲、曲艺等民俗文艺的展演需求。
今天带领大家解读三座文艺类优秀历史建筑:延安东路523号(上海音乐厅)——江宁路66号(美琪大戏院)——西藏南路1号(上海大世界),感受百年来上海文艺建筑的历史变迁↓
2025
三座文艺类优秀历史建筑地理位置标记
01.上海音乐厅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音乐厅现状
上海音乐厅位于延安东路523号,建成于1930年3月,前身为南京大戏院,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国建筑师范文照、赵深设计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剧场建筑,也是我国第一座音乐厅。
20世纪30年代上海音乐厅(原南京大戏院)旧照
音乐厅为欧洲古典主义风格,采用钢筋混凝土、砌体与木屋架的混合结构形式,占地面积为423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986.7平方米。其标志性的正面门楼上部采用两根半圆形古典圆壁柱和两根四分之一古典圆壁柱,形成三开间壁龛和3扇圆拱形窗,上方配以浮雕装饰和雕花屋檐,整座建筑典雅大气。
上海音乐厅内部
上海音乐厅作为上海文化地标之一,对于观众和市民朋友们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被亲切地称为上海的“城市音乐客厅”。自1960年起,历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多项重大音乐活动均在此演出,国内外的音乐团体来沪,也大多在这里演出。
长久以来的雨水冲刷、自然老化导致建筑外立面污损严重,并且各类配套设施因长期的满负荷运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此,上海音乐厅于2019年3月闭馆启动保护修缮工程。本次修缮以修复文物保护建筑原貌、提升观演效果、合理优化空间为主要方向,对外立面和室内柱、墙、顶、地面等进行了保护修缮,对局部机电管线、舞台设备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对非文保区域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与装修。 修缮后的上海音乐厅重新焕发光彩,已于2020年9月2号正式对外开放,用其沉淀近百年的底蕴,向八方来客递上了一张独具特色的上海城市文化名片。
02.美琪大戏院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美琪大戏院现状
美琪大戏院位于静安区江宁路66号,始建于1941年,是建筑师范文照的代表作品,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美琪”之名是从数千封观众来信中征集而得,取自“美轮美奂,琪玉无瑕”之意。作为上海的西片首轮放映影剧院,美琪大戏院是上海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梅兰芳、乌兰诺娃等大师都先后在此登台演出经典。
美琪大戏院旧照
美琪大戏院占地面积约42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220平方米,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呈现装饰艺术派风格特征,布局功能明确,空间富于变化,室内的楼梯与地坪采用奶油色磨石子材料,柱子壁面的设色新颖雅致,从外观到室内体现出近代美国式建筑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
美琪大戏院内部
此次改造旨在延续其文化影响力并提升演出功能。改造内容包括舞台机械、灯光音响及多媒体系统的全面升级,同时对观众区与后台空间进行优化。调整观众席底座角度改善视线遮挡问题,并将乐池改造为可调节升降、可拼接固定的特殊观演区域。在保留历史建筑外观与艺术氛围的基础上,提升演出质量与观演体验。
03.上海大世界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大世界现状
上海大世界位于西藏南路1号,黄浦区延安东路和西藏南路交界处,始建于1917年。如今,大舞台汇聚成为非遗杂技、曲艺、歌舞、群艺的展示平台,同时对社会院团开放,成为群艺表演的文化大舞台。
20世纪50年代大世界的自行车表演以及剧场内景
大世界占地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14700平方米。由十二根圆柱构成的六角形尖塔,高度达55.3米,不仅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目前,大世界总面积为16800平方米,U字形结构,共4层,专业内容分布在2至4层,每层4个,共12个展厅。
如今的大世界内景
2016年,大世界建筑以保持历史原貌为总体原则,着重在重点部位、特殊材质方面进行了修缮和复原。大世界建筑外立面采用了斩假石,经人工斩凿出优美装饰纹路,既保留原有的建筑特色,又具有厚重质感,经久耐用。在建筑内部,大舞台和中庭、连廊作为大世界独有的建筑风格,进行了原样复原;室内主楼梯恢复原有的红色水磨石材质,走廊和六角亭顶部细节恢复了大世界原有的装饰线。大世界的百年历程是上海文化生活、经济发展的缩影,改造后的大世界成为了非遗展演、互动的平台,丰富现代市民多元化的娱乐休闲生活。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随申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