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音乐教育新路径,澳琴文化与人才共育发展峰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3 23:55:28 浏览量:2
日前“和合共生:澳琴文化与人才共育发展峰会”在澳门举办。作为2025横琴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周的重要思想平台,峰会以“主旨演讲+主题对话+选手展演”形式展开,汇聚30余位来自全球的古典音乐家、教育专家及文化机构代表,围绕“破圈·融合·共生”主题,深入探讨古典音乐的文化传播、琴澳协同育人机制及青年艺术人才的全球表达路径。
活动现场
峰会聚焦如何在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古典音乐走出专业圈层,实现从“文明互鉴”到“全球表达”的跃升,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首场主旨演讲由澳门城市大学教授、音乐学博导戴定澄主讲,题为《音乐为桥,世界共鸣:文化澳门的音乐传统与传承》。他指出,澳门作为西乐东渐、中乐南移的重要节点,具有独特的中西文化交融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澳门有条件依托横琴的制度开放与国际赛事平台,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中转站,升级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文明交流实践平台”。
日内瓦国际音乐大赛秘书长、时任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主席Didier Schnorhk发表第二场主旨演讲《国际音乐赛事的积极影响:与在地社会的互动》。他指出,国际音乐赛事不仅是技艺的竞技场,更是社会互动的催化剂。通过赛事聚集全球青年音乐人才,不仅能激发公众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更能增强城市的文化凝聚力与国际形象。
活动现场
在首场主题对话中,横琴莫扎特音乐周总监陆瑶主持探讨“古典音乐的‘破圈’挑战:教育者如何培养具有文化传播力的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童卫东指出,当代音乐教育需兼顾专业训练与公众表达,学校与社会应协同构建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实现从“演奏者”到“传播者”的转变。小提琴家宁峰认为,演奏者应成为作曲家与观众之间的“信使”,通过演奏传递作品深层意义。WFIMC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副主席叶思思建议,教育者应善用TikTok、YouTube等新媒体平台,引导青年在互动中提升艺术鉴赏力。
第二场对话由珠海华发中演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演出和品牌总监马嘉担任主持人,聚焦“青春的文化共鸣:多维视野中的琴澳融合机遇与挑战”。澳门乐团大提琴首席吕佳认为,琴澳文化融合仍有提升空间,需通过常态化艺术教育深化合作。澳门理工大学教师林承仪建议以生活化内容降低艺术门槛,借助社交媒体吸引年轻人。阿卡迪亚极致音乐CEO马婷指出,行业需政企协同支持,突破发展瓶颈。青年艺术代表陈嘉裕强调,互动设计与跨界创新是增强观众记忆的关键。
在“青年说”环节中,第二届音乐周获奖者罗超文表示:“我们不仅是艺术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桥梁。”澳门青年音乐家周清岚则认为,演奏应结合个人表达,大胆诠释古典音乐的当代意义。现场,A组选手Hyunsuk Ryu与B组选手李衹欣的精彩演奏赢得观众的掌声,展现了新生代音乐家的国际视野与艺术活力。
文 | 记者 钱瑜
图 | 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