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音符里的乡愁 杜鸣心向潜江捐赠毕生音乐珍藏

发布时间:2025-09-25 16:45:01  浏览量:1

秋分时节,北京一处温馨的家中,一场简约却满含赤子深情的捐赠手稿实物仪式悄然举行。97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教授,将自己毕生珍藏的乐谱手稿捐赠给家乡湖北潜江,让这份浸润着家乡水土滋养的艺术记忆,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根之所在。

杜鸣心教授。

杜鸣心教授1928年8月出生于潜江市,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为中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他不仅是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更是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其创作的《红色娘子军》《鱼美人》等舞剧音乐,是中国文艺史上的红色经典。即便走出潜江多年,家乡始终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无论身在何方,家乡始终是我魂牵梦绕的根,是滋养我艺术生命的源头活水。”杜老的话语里满是对故土的眷恋。

“我从小就看到父亲在书房里创作、整理这些手稿、书籍、唱片。”杜鸣心教授的儿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杜咏介绍,在父亲心中,这些物品绝非普通的个人工作记录,而是连接着他艺术生命起点的珍贵记忆,“他视其为珍宝,并始终认为它们最终应‘回家’”。

为了让这份厚重的乡情顺利落地,潜江市委、市政府提前组织专班,多次赴京与杜鸣心教授及家属当面沟通,最终达成共识。按照规划,潜江将在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设立“杜鸣心音乐厅”和“杜鸣心音乐陈列馆”,目前已取得杜鸣心教授签署的《姓名肖像授权书》和《赠予协议》,为这些珍贵物品打造专属的“家园”。​

“杜老捐赠的物品更像一套活态的音乐教育教材。”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程伦嵩感慨道。在他看来,杜鸣心教授是从潜江走出的音乐家,其作品与精神本就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些珍品‘归乡’,不仅为潜江搭建起展示音乐艺术的重要窗口,更能唤醒更多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陪伴杜鸣心教授教书育人多年的钢琴。

事实上,此次捐赠并非首次。此前,杜鸣心教授及其家属已分两批次向潜江捐献了千余件书籍、手稿、唱片等实物,而陪伴他教书育人多年的钢琴和小提琴,也早已抵达潜江,成为这份“乡情厚礼”中极具意义的特殊部分。

“几十年来,这架钢琴的琴键上承载过无数学生的创作初心。”作为杜鸣心教授的学生,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兼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裴聿茹回忆,杜老曾坐在这架钢琴前,逐音逐句为一届又一届学生修改作品,那份专注至今让她难忘,“他不仅用音符教我们作曲,更用严谨与热爱教我们如何做艺术路上的追光者。”

“在我北京的家中,我依然能清晰感受到家乡的召唤和温暖。能以一个游子之名,将毕生所藏奉献给母亲般的家乡潜江,这是人生暮年最重要、也最完满的心愿之一。”​捐赠仪式临近结束,杜鸣心教授在家人搀扶下起身,深深鞠躬——这一礼,是对故土的感恩,是对艺术传承的期许,更是一位老人对家乡最质朴的告白。

九十七载人生路,杜鸣心教授从潜江这片热土走出,以音乐为笔,书写时代华章;如今,他将红色经典的创作印记送回家乡,让这份厚重的乡情与不朽的艺术精神,在潜江的土地上永远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文化与艺术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文/图 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