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雅琪:从南湖晚报小记者到德国音乐学院 “准新生”
发布时间:2025-09-27 07:40:35 浏览量:3
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 张依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那个曾举着采访本,在南湖晚报小记者的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小姑娘,如今已悄然绽放新的光芒。苏雅琪,曾是南湖晚报小记者这支队伍里的一员——而如今,这位 2008年出生、刚满17岁的女孩,已手握德国公立维尔兹堡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在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开启全新旅程。从业余琴童到国际舞台上的“潜力新星”,她的故事里,藏着所有关于“坚持”的答案。
四岁那年,苏雅琪的音乐天赋悄然萌芽:电视里小提琴家的演奏画面,总能让她忍不住模仿动作,那份天然的热爱,让父母动了“送她学琴”的心思。可找老师的第一关就遇了挫——老师看着年幼的她,直言 “手臂手指力量还不够,过半年再来吧”。
没有放弃的父母,半年后带着孩子再次登门。或许是这份执着打动了启蒙老师方雪静,老师终于松口“试试看”,却也撂下一句关键话:“学小提琴,家长和孩子的努力、坚持缺一不可。”那时的一家人还未完全读懂这句话的重量,只抱着“既然学了就好好学”的念头,踏上了这条注定要与时光较劲的路。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八年,每晚家里响起的“拉锯声”,渐渐从生涩的音节,变成了流畅的小曲。从区赛到市赛再到省赛,奖杯和证书攒了满满一抽屉——而这份坚持,也悄悄滋养了她的学习习惯:课堂上高效吸收知识,课余时间快速巩固,把更多精力留给热爱的小提琴,成绩始终稳居前列。
一次偶然的机遇,苏雅琪参加了一个大师班,执教的均为国内外的著名小提琴大师,来参加活动的也是国内的顶尖音乐院校附中的孩子。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各个教室宿舍里,都是琴声,这个时候,一个强烈的愿望开始在苏雅琪心中萌发,那就是要“更专业地学习小提琴”。而更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所在的城市,没有更专业小提琴老师的。全家一起商议后,在启蒙老师的帮助下,从初一开始,每周两次,到杭州找浙江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上课。每次都是爸爸开车来回四个小时,妈妈旁听上课做好笔记,晚饭在车上解决,作业在路上完成,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半,在老师的鼓励下,初三时候,在嘉兴大剧院举办了首次个人独奏音乐会。现场的鲜花与掌声,是对她最好的肯定,就连《南湖晚报》都在头版头条,记录下这位“小记者”的全新蜕变。
随着中考的结束,为了保证孩子学琴,苏雅琪爸爸把工作调动到了杭州,苏雅琪也进入了杭州的一所重点高中学习。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学校对面正好有一家琴行,这让苦于找练琴房的苏爸眼前一亮,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苏爸和老师进行了沟通,同时也仔细请教了专业学习的一些要求和路径。巧的是,这位老师的孩子就在德国学习钢琴,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交流,但是琴行老师给予了非常中肯的建议,一下子让今后的学琴之路豁然开朗,也萌发了去古典音乐发源地——德国学习的想法。
从那一刻开始,苏雅琪坚定了走小提琴专业路线的信心。也与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留学的一名学姐取得了联系,在学姐的指导下,开启了“魔鬼训练”,每天保证六个小时小提琴练习,同时根据德国音乐学院考试要求,钢琴课、视唱练耳、乐理等课程同时开始学习,其间还坚持高中文化课学习,并以优异成绩完成了高一课程。
进入高二后,就积极备考德国音乐学院入学考试,德国的音乐院校允许高中在读生提前报考,于是在学姐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学校的要求提交初试视频,取得德语等级考试证书等,一个个硬骨头啃下来,也对德国的音乐学院录取标准有了大致的了解,也陆续收到了多所德国音乐学院的复试邀请函。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于今年四月份一个人独自踏上了赴德国现场考试的路。德国的公立音乐学院是由政府提供奖学金,全额免学费入学,入学考试要求非常严苛,吸引着是全世界最优秀的音乐学生来竞争,尤其是小提琴专业更加热门。在考试期间,经常会遇到来自国内央音、上音、星海等专业院校以及全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作为非专业学校出身的苏雅琪,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是在老师家人的鼓励下,信心满满地参加一所所学校的招生考试。年仅十六岁的她,背着小提琴独自穿梭在德国的各大音乐院校,在强手如林的入学考试中,以惊人的勇气和充分的自信,展现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她,在十七岁生日来临前,一举斩获了三所公立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苏雅琪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回望学琴十二载,苏雅琪的每一步都得到了大家无私的帮助,家人的无条件付出是她坚持的前提,老师的悉心教导更是她前行的保障。正是有了那么不懈的坚持,才完成了从一名业余琴童到小提琴天才少女的逆袭。如今,十七岁的她,在高二就直接被大学录取,实现了人生的跨越,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未来,期待这位嘉兴女孩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多光芒!
稿件邀约
还记得你身上的红马甲吗?写下你与南湖晚报小记者的故事……
我们在此真诚征集——“我与南湖晚报小记者”的珍贵回忆。那抹红色的记忆,值得我们共同珍藏。
我们期待你的故事:
· 写下你最难忘的小记者故事(一次采访、一次实践、一个瞬间……);
· 那些经历是否悄悄改变了你?是否为你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是否让你成为更勇敢、更从容的自己?
· 如果你还留着老照片,欢迎附上(穿红马甲的工作照、见报文章截图、活动合影等)。
投稿方式:
将你的故事与照片发送至邮箱:wbccjy@126.com
邮件主题请注明:我是小记者+学校+姓名+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