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情满中秋,韵绕心间——《中秋月》歌曲赏析

发布时间:2025-09-30 22:12:40  浏览量:2

(刘书先音乐作作品第366期)

作词:马中立

作曲:刘书先

演唱:浩 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思与期盼。而马中立作词、刘书先作曲、浩歌演唱的《中秋月》,宛如一泓清泉,流淌出中秋的深情厚意,让人沉醉其中,感受着那份独特的情感魅力。

歌词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用简短却深刻的词句勾勒出中秋在世人心中的重要位置。“为什么中秋月最圆?那是世人天天盼。一天天,一年年,一年只盼这一天。”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引发听众的共鸣。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期待着中秋,只因这一天象征着团圆。它不仅是家人相聚的时刻,更是心灵的慰藉。天下有分合,人生有聚散,离别虽苦,但人们心中始终怀揣着团圆的梦想。“莫道人世离别苦,且看一湾海水浅。终有日,月最圆,梦实现,家国共婵娟。”这几句歌词充满了希望与力量,让人们相信,无论相隔多远,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团圆的时刻终会到来,家国必将共沐美好。

作词:马中立

“为什么中秋月最明?那是世人最多情。情如山,情如海,山海情思望月中。”歌词进一步深化主题,将中秋的明月与世人的深情联系在一起。中秋的明月,照亮了人们心中的思念,那浓浓的情思如同山海般深沉。明月清晖照,月下琴曲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莫说他乡即故乡,终究月是故乡明。”这句歌词道出了游子的心声,无论身在何处,故乡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港湾。中秋月,情独钟,游子心,故乡情最浓,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作曲:刘书先

旋律是这首歌曲的另一大亮点。它如轻风细雨般温柔,婉转动听,与歌词相得益彰。轻柔的旋律仿佛是中秋的微风,轻轻拂过人们的心田,带来一丝宁静与惬意。在舒缓的节奏中,听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旋律的起伏变化,也巧妙地表达了歌曲的情感层次。当唱到“终有日,月最圆,梦实现,家国共婵娟”时,旋律逐渐激昂,充满了希望与喜悦;而在“莫说他乡即故乡,终究月是故乡明”处,旋律又变得深沉而忧伤,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演唱:浩歌

浩歌的演唱为这首歌曲增色不少。他声声入情,用真挚的情感诠释着歌词中的每一个字。他的嗓音醇厚而富有感染力,能够让听众真切地感受到中秋的喜悦与思念。在演唱过程中,他巧妙地运用了气息的控制和情感的表达,使歌曲更加生动鲜活。当他唱出“一年只盼这一天”时,那深情的语调让人仿佛看到了人们对中秋的期盼;而在唱到“故乡情最浓”时,那略带颤抖的声音,更是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动人心弦。

《中秋月》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歌曲。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中秋佳节的团圆与思念。歌词、旋律和演唱完美融合,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首歌曲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停下脚步,感受中秋的美好,品味那份浓浓的亲情与乡情。

《中秋月》歌词

为什么中秋月最圆?

那是世人天天盼。

一天天,

一年年,

一年只盼这一天。

天下有分合,

人生有聚散。

莫道人世离别苦,

且看一湾海水浅。

终有日,

月最圆,

梦实现,

家国共蝉娟。

为什么中秋月最明?

那是世人最多情。

情如山,

情如海,

山海情思望月中。

明月清暉照,

月下琴曲声。

莫说他乡即故乡,

终究月是故乡明。

中秋月,

情独钟。

游子心,

故乡情最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