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乐迷奔赴!太湖湾音乐节,不说再见!
发布时间:2025-10-06 13:42:08 浏览量:2
双节假期
第十一届太湖湾音乐节如约而至
嬉戏谷内,十四万乐迷声浪如潮
四天音浪奔涌,万千热爱汇聚
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
爱与浪漫的邂逅
当全国近百场音乐节陷入同质化竞争,太湖湾音乐节的阵容总能带来惊喜。
四天旋律飘荡,当赵雷的《南方姑娘》带动全场大合唱,当跨界演员曾舜晞与常宝共舞《教我如何不想她》,无论年龄、不论背景,所有人都能在太湖湾找到心中的旋律。
四天音浪奔涌,“90后”有自己的怀旧专场。SHE组合成员陈嘉桦一曲《不想长大》,点燃全场合唱;90后“音乐三巨头”汪苏泷,和乐迷一起“忙忙碌碌寻宝藏”;从07年《快乐男声》走出的“0713组合”,把千禧旋律带到太湖湾舞台。
“上学时候MP3里的歌,居然在整个嬉戏谷唱响!”
当音乐节的竞争进入下半场,纷繁的喧嚣终将沉淀。
始终怀揣着对音乐的初心,将真正动人的旋律献给乐迷,这才是太湖湾不变的承诺。
“下完雨,草地依然干净柔软。”
“第一次碰到网约车专属停车点,方便多了!”
“天气热担心孩子吃坏肚子,看到有食物抽检人员,放心多了。”
“散场时还有唱歌欢送,我都要哭了!”
音乐节的服务能有多细致?
7年11届,
太湖湾早就将真心与责任
渗透进每一个细节里。
交警队伍4天64小时在岗,车辆突发故障,铁骑3分钟抵达、5分钟清障;市文广旅局、市文化执法支队全程服务保障;排队乐迷入场,保洁人员跟在队伍末端及时清洁,把最干净的场地留给大家;双节将至,太湖湾特别定制一万块文创月饼现场发放;应对不同天气,工作人员给每位乐迷发雨衣、在现场洒水降温……
此外,场内设置的免费美妆区、超七成女性专属卫生间与多个问询处、医疗点,共同织就了一张细致的服务保障网。3000名工作人员、志愿者全天候守护,600辆免费接驳大巴全城穿梭,提前一个月就启动的演练预案——“暖心湾”的承诺,无声却有力。
太湖湾与乐迷之间,
始终是一场“真心换真心”的
双向互宠。
一组数据勾勒出本届太湖湾音乐节的强悍辐射力——4天,14万乐迷,省外乐迷占比70%,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放眼全国,蝉联全国音乐节票房榜冠军,带动常州持续领跑大型音乐节城市票房,连续六届被央视报道。
一场音乐节的影响力,早已跨越音乐的范畴,激荡出整座城市的青春节拍。
(央视报道太湖湾音乐节消费新体验)
消费热潮席卷全城。景区周边酒店连续多日满房,雪堰镇农家乐与特色民宿预订一空。全市近200家商户推出乐迷专属优惠,凭音乐节门票可在非遗演出、文创店铺、景区景点享受折扣,“票根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串联起整座城市的消费脉络。
人气角色“常宝”的惊喜亮相,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作为特约搭档与跨界演员曾舜晞同台,深情演绎了一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常宝热潮从舞台蔓延至消费端。其限量版手办、潮流挂件与主题卫衣一经发售便迅速售罄,现场文创摊位前排起长龙,衍生品瞬间成为“社交货币”。一个IP角色以前所未有的亲和力,成功串联起线上热度与线下消费的完整闭环。
城市精神在此彰显。场内,“苏超”读本与理想展台,成为观察常州的两扇窗口。《苏超,“十三妹”出圈记》记录着草根逆袭的拼搏精神,与音乐节“为热爱发声”的内核同频共振;理想汽车CEO带着三页PPT落户常州、太湖湾音乐节从景区周年庆“做大做强”,这些逆袭故事的背后,正是与城市发展脉搏的深度契合。
音乐基因融入城市。太湖湾之外,常州正在构建一个层次丰富的音乐生态。“野生演唱会”走进城市公共空间,让音乐回归街头;“我是大滆星”歌手大赛为草根新秀提供舞台;音乐巴士将旋律洒满城市角落……这些贯穿全年的音乐活动,让整座城市始终跃动着青春的节奏。
音浪退去,感动长存。
此曲终了,而非终章。
太湖湾音乐节,
下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