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悦享文字书斋《红楼梦》读后感系列十:为歌曲而生

发布时间:2025-10-09 01:13:32  浏览量:24

悦享文字书斋文友《红楼梦》读后感系列十:“为歌曲而生——评陈力与《红楼梦》插曲”

为歌曲而生——评陈力与《红楼梦》插曲

作者:孙纵香

原文略。(参照文末图片)

读后感评:

初遇“为歌曲而生——评陈力与《红楼梦》插曲”这个题目时,心中便漾起一阵欣喜。这无疑是《红楼梦》读后感的新颖切口——以歌曲为钥,解锁这部经典的别样解读视角。

初见标题里的“陈力”二字,我尚觉陌生。但随着文字铺展,她的形象与故事逐渐清晰,我也慢慢读懂了她与《红楼梦》那段深厚的渊源。

文中,孙纵香老师的评价令我印象深刻:“陈力简直是为歌曲而生的。她的歌唱艺术生命虽短暂,但她让《红楼梦》插曲成为动人的文化符号,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让文字与音乐在悲欢交织中永恒回响⋯⋯”

读罢这段文字,我不禁掩卷沉思。一首歌曲尚能成就一个人、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一部伟大的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红楼梦》本就是一部奇书、一部宏著,它是时代的缩影,更藏着警醒世人的深刻哲理。古往今来,任何事物、任何朝代,都逃不开盛极必衰的规律——无论曾何等繁华,终有繁华落尽、归于平淡的一天。

借着为文友作品写点评的契机,国庆假期里,我重遇了87版《红楼梦》电视剧。这一次的观感,与以往每一次都截然不同——心境更沉,共情也更切。再看林黛玉,我不再像从前那样,觉得她是“水做的”、只会哭哭啼啼,反而能以欣赏的眼光,读懂她的泪、她的无奈,乃至她那些被误解的“矫情”,更能体会到她骨子里的蕙质兰心。寄人篱下的日子里,她活得小心翼翼,却处处藏着高情商:初见贾母时,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后宝玉问她“妹妹可曾读书?”黛玉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般通透,实在难得。

再看刘姥姥,这位年过六旬的乡下妇人,情商更是令人叹服。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府里的太太、小姐们开怀,就连恭维的话听来也舒服妥帖。面对地位悬殊的贾母与众人,她丝毫不露怯,在谈笑间自然地表达赞美,既不显刻意,又悄然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红楼梦》当真越读越上瘾、越品越入味、越聊越倾心。若真有特异功能,能穿越时空、变换身形,我真想邀来贾母、金陵十二钗、宝玉、刘姥姥与贾雨村,到广州坐一坐、品品茶,聊聊过往的历史,谈谈那些动人的歌曲——那该是何等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