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运河有戏”原创话剧《运河唱新》在副中心首演!3000名学生观看——

发布时间:2025-10-26 13:37:40  浏览量:3

话剧《运河唱新》

日前,作为北京市通州区2025“运河有戏”演出季孵化剧目,北京物资学院原创多幕话剧《运河唱新》在学校运河剧院正式上演。

当日设14:00、19:00两场演出,运河剧院前厅同步举办《运河唱新——北京大运河时令之美影像志》专题摄影展,3000余名大中小学生齐聚一堂观看了这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运河思政”联合体领航:

聚校地协同之力,筑育人共同体

《运河唱新》的创排与上演,自始至终以“运河思政”联合体为核心支撑,彰显跨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本剧目以大运河文化为精神纽带,打破校地壁垒、整合政企资源,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时代命题,转化为协同育人的具体行动。

作为联合体“歌颂运河行动”的关键实践成果与美育结晶,《运河唱新》从素材挖掘到艺术创排,全程融入联合体“以运河文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理念,真正实现了课堂思政、乡土实践、舞台艺术的有机融合,为“运河思政”育人体系注入了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剧作载道:双线叙事讲好运河新故事

以平凡力量诠释精神内核

《运河唱新》以独特的双线叙事结构,让千年运河的历史文脉与新时代的奋斗图景在舞台上交相辉映。

纵向维度,以摄影艺术家程序二十余年的摄影镜头为轨迹,真实呈现大运河从污染治理到生态修复的变迁历程,定格北京城市副中心“古今交融” 的建设成就。

横向维度,以“运河学子百村行”青少年文明实践为视角,串联起运河两岸建设者的时代群像,艺术化呈现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伟业紧密相连,勾勒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剧中情节均源自真实实践,“运河学子百村行”项目的丰硕成果与精神内核、“运河号子”非遗传承人、投身生态治理的工程师、扎根乡村的青年……这些平凡人物的闪光故事,诠释了“坚守、创造、融通、奋斗”的精神内核。

正如剧作所传递的“每个人都是大运河的一分子,既受文化滋养,亦担传承使命”。《运河唱新》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戏剧叙事,让文化自信与精神归属,转化为大中小学生可感、可悟的情感共鸣,集中展现了“运河思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地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育人实效。

美育思政:无艺术专业高校的育人创新

以运河文化铸魂

北京物资学院始终以运河文化为重要内涵,构建“主旋律三化润心、主力军三方协同、主阵地三台融合”的美育“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运河唱新》的创排正是这一体系的又一次创新突破。

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领航、课程思政护航、日常思政助航功能,此次《运河唱新》的创排,更是学校美育“以运河文化铸魂”的集中体现。

此前,学校已推出舞蹈《运河梦响》《运河足迹》《星火》、合唱《一程花开》、行进管乐《大运河》、音乐剧《锔盆女孩》、舞剧《运》等一系列大运河题材艺术精品,这些成果也为《运河唱新》的创排积累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影像延伸:摄影展拓展文化内涵

“节气+运河”绘就时代新景

与话剧演出同步开展的《运河唱新——北京大运河时令之美影像志》专题摄影展,是剧作文化内涵的重要延伸。

展览作品由摄影艺术家程序历时十余载创作,其曾跨越大运河沿线8省(直辖市)35地市,推出《大运河说》《大运河上的中国》等系列佳作。

此次展览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为核心,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运河影像深度融合,以“节气”为解读运河的“时间密钥”,既展现不变的自然节律,又呈现通州的时代新貌。

以“运河唱新”奏响育人新画卷

为“运河思政”一体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