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五帝”除名,却以“百鸟”为官:少昊,上古的科技音乐大神!
发布时间:2025-10-27 20:38:30 浏览量:1
关于五帝都有谁有多种说法。少昊就是有争议中的一位,在“五方天帝”的体系中,少昊被称为西方白帝,为五帝之一,而《史记》中五帝却没有他!神话中称他以“百鸟”治国,也有人说是他发明了乐器“浮磬”,创作了宏伟的古乐《九渊》!他制定历法,监天象,少昊部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哪些是神话哪些是事实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神话背后的真相。
少昊与百鸟
少昊,名挚,字玄嚣,和太昊伏羲一样同为上古时期东夷族的祖先和首领,因修太昊之法,故称之为少昊。其实关于他的身世也有多个说法,但多数权威文献称,其是轩辕黄帝的长子,出生于穷桑,也称穷桑氏。而穷桑被认为是东夷部落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少昊部落最早的活动中心。
《史记·五帝本纪》:“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上古几大文化圈
据说少昊定都曲阜,《帝王世纪》《史记》《左传》等明确记载:“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后徙都曲阜。”而曲阜不仅是少昊的都城,也是东夷部落联盟的核心,因此少昊也被认为是东夷文化始祖!
肯定有人会问,为啥他是黄帝的儿子要住东夷?
曲阜少昊陵
答案是:分封管理需要!少昊少年时,被黄帝送到东夷最大的凤鸿氏部落历练,并迎娶凤鸿氏女子为妻,逐渐成为该部落首领,最终统领整个东夷部落联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此处的“降居”,并非流放,而是黄帝有意的安排。有学者认为是黄帝将少昊分封到东方的江水流域(今山东泰山、汶水一带),让他开拓东方疆域,巩固炎黄联盟对东夷地区的影响!
关于少昊是否接任黄帝位置这个事一直就是个挺蹊跷的问题:比如比史记早一点的古籍记着继位了,而《史记》上说没有,先看先秦之前的史书《世本》等古籍中均提到:“青阳(氏)即少皋(昊),黄帝之子,代黄帝而有天下。”
也就是说少昊(青阳)是黄帝的儿子,并且继承了天下,而《帝王世纪》等先秦及汉晋文献也明确记载:黄帝去世后,由其长子少昊继位,并将少昊列为五帝之内。
三皇五帝世袭图
但后面的《史记》等却未将少昊列入五帝,直接将黄帝的职位传给了次子昌意之子-孙子颛顼,按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的主流帝王世系传者顺序如下:黄帝 → 颛顼(Zhuānxū) → 帝喾(Kù) → 尧 → 舜。少昊从这个世袭中被删了。
《史记》的五帝继承图(黄色块为五帝)
为啥史记会这样写?人们猜测有两个原因让《史记》将少昊从五帝中除名:
第一、这与司马迁要构建一个服务于汉代大一统政治的血缘一统、传承有序的上古史观有关:要知道少昊地处东夷,被视为东夷文化的始祖,非中原共主,因此放进来不合适!
少昊神话“以鸟治国”
第二、这与司马迁秉持“信史”原则有关,毕竟少昊的形象神话色彩太重了。比如就少昊的身世,传说中称与太白金星和仙女皇娥有关,而他的国家是以各种鸟作为官员的“鸟王国”等等。
相比之下,黄帝、尧、舜等人的传说,虽然也有神话成分,但经过儒家学者(如孔子)的整理和阐释,其“人事”的色彩更重,如治水、发展农业、禅让等,更符合历史书的书写标准。
因此,少昊被《史记》从五帝中除名就能理解了。那他到底有没有继承黄帝的位置呢?
古书山海经称少昊白帝
大家猜测是继位了,毕竟古籍《世本》《国语》《左传》等支持少昊曾为帝的说法,不然怎么少昊会被称白帝呢?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少昊在黄帝之后曾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或天帝之位,当然上古时期,他们这种继承远不是“帝位世袭”,最多就是带有禅让或部落推举的色彩,据说少昊在位百年后才传位于侄子颛顼。
少昊
少昊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他独创的“以鸟纪官”制度。据说,在这个制度里,以凤鸟为总领,被尊为“凤鸟氏”,总管百官,传少昊命四时各有鸟司:燕子(玄鸟氏)掌管春天,伯劳(伯赵氏)掌管夏天,鹦雀(青鸟氏)掌管秋天,锦鸡(丹鸟氏)掌管冬天,四季的更迭与农时的安排,在鸟类的鸣叫与迁徙中井然有序。
少昊被称为百鸟之王
当然,人不可能真去让鸟来管理四季,况且其他动物也不一定让它们干!真相可能是:
1、鸟图腾的影响:少昊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东夷人自古崇拜鸟类,认为鸟是天地间的神使,能够沟通天地、预示祥瑞。少昊部落最初以玄鸟(燕子)为图腾,后因五色凤凰降临,改以凤鸟为最高图腾,统领各分支。
2、用不同的鸟来做部落联盟的标识系统:据说少昊部落联盟由24个以鸟命名的氏族组成,如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等。而这些氏族各司其职,共同构成庞大的“百鸟之国”。以鸟为名,既是血缘与信仰的象征,也是部落联盟内部身份认同的“标识系统”。
大汶口立鸟陶器
所以所谓的少昊以“百鸟为官”,应该是东夷人自古崇拜鸟类,少昊顺应这一传统,以凤鸟为图腾,创立“以鸟纪官”的制度,赢得东夷部族的广泛认同。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与鸟图腾相关的陶器、玉器,这些被认为是少昊部落的文化遗存,证明鸟图腾的存在。
而《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即位时,恰有五色凤凰飞来,被视为天降祥瑞,所以少昊因此“以鸟纪官”,将百官之长用鸟命名,既彰显了天命所归,也借此强化统治的合法性与神圣性。
少昊神话中“司分”、“司至”与节气,由四鸟恰好对应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天文节气点。后世学者很自然地将这个庞大的、组织严密的“鸟官”系统,与同样组织严密、被划分为四大区域的二十八宿体系联系起来: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
少昊在位期间,其氏族设立专门观测天象的官员,包括历正、司分、司至等职位,负责制定历法、观测节气变化。据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系统观测星宿、制定历法的部族之一,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并将北辰(北极星)列为最尊贵的星位。通过观测日出方位定季节,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十八星宿图
因此现代学者(如日本学者新城新藏、中国学者竺可桢等)通过研究认为,上古二十八宿体系最初起源于中国,而其起源地与创制者,很可能与少昊所属的东夷文化有关,原因除了少昊的四鸟制节气外,重要原因有两个:
1、古时二十八星宿的最适合观测的地点在北纬35°至40°左右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个地区正是东夷族群活动的核心区域。
2、东夷族群及其后裔商族,有“大火星”崇拜风俗。“大火星”即心宿二,是二十八宿中心宿的主星,少昊部落还设有“火正”一职,专门观测大火星以定农时等。
甘石星经
后来战国天文学家在二十八宿基础上制定《甘石星经》等天文著作,比西方伽利略早了2000年!
少昊的功绩远不止于制度创新。据说在艺术领域,少昊同样才华横溢。乐器“浮磬”的发明据说就与少昊有关,这是一种以水边特有石材制成的打击乐器,音色清脆悠扬,广泛用于祭祀与庆典。《路史·后纪》记载:“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风。”
商代虎纹石磬
而东夷乐舞古称“风乐”,即取法于凤鸣。少昊以鸟为师,开创了以自然之声为乐的传统,为后世《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九歌》等民间音乐与祭祀乐舞奠定了基础,古乐《九渊》也是相传为少昊所创,如《帝王世纪》记载:“少昊作乐曰《九渊》。”
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中的陶鼓、石磬等乐器来看,都与少昊时期东夷部族的音乐活动相印证。
从这一点来说,少昊不仅是“以鸟纪官”的贤明君主,更是上古天文、礼乐文明的达人应该是没错了。
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