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吕嘉精准排练,让这支乐团焕新声!

发布时间:2025-10-28 11:33:17  浏览量:1

文 | 伦兵

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汇聚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音乐家,不仅拥有专属音乐季,还常年与中外艺术家合作举办音乐会,尤其在推广中国音乐作品领域成果显著。10月24日,该乐团特邀指挥家吕嘉执棒,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呈现音乐季重磅音乐会——与小提琴演奏家黎雨荷携手演绎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在下半场奏响德沃夏克《G大调第八交响曲》。当吕嘉的手势落下,德沃夏克的最后一个音符消散时,现场观众为乐团的出色表现沸腾了:当晚演奏中,无论是协奏曲中乐队与小提琴独奏的默契融合,还是交响曲各声部对音色与情绪的精准把控,都让常听这支乐团演出的观众感到焕然一新,无不惊叹于乐团的显著进步。

指挥家吕嘉现任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全球华人乐团团长兼艺术总监。作为享誉中外的优秀指挥家,他不仅与众多中外顶尖交响乐团有过成功合作,还曾在意大利等地歌剧院担任音乐总监,并指挥过斯卡拉剧院等世界知名剧院的歌剧演出,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指挥家之一。

小提琴演奏家黎雨荷曾斩获法国LéopoldBellan国际小提琴大赛冠军等多项国际赛事奖项,与多国乐团有合作经历,现任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

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是学院重点建设项目,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职业乐团,其使命是“守正创新”——既传承经典音乐,也弘扬中国音乐。自成立以来,乐团始终致力于为观众奉献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并在演奏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艺术境界。此次邀请吕嘉与黎雨荷携手合作,正是乐团提升艺术水准的重要举措。

音乐会开篇,黎雨荷在弦乐低沉躁动的音型铺垫下奏出首个乐句,音乐即刻勾勒出一幅略带忧郁的独特图景,北欧风情跃然耳畔;随着独奏与乐队的交相辉映,作品的地域特色愈发鲜明。从忧郁悲壮的抒情到豁然开朗的英雄气质,第一乐章前后的戏剧性对比被乐队清晰诠释,各声部音色与小提琴独奏碰撞出的火花,将音乐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吕嘉介绍:“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对独奏家、乐队与指挥而言都是非常难的,它要求独奏音色与乐队各声部音色有机融合,对乐队的协作能力更是一大考验。尤其乐队各声部与独奏音色的衔接融合,对年轻乐团来说难度不小。我通过排练帮乐手们理顺演奏技法,让音乐更贴合作品意境。”在吕嘉的带领下,乐团的年轻乐手们精准传递出北欧音乐的独特气质——从柔板乐章的绵长抒情,到终乐章节奏鲜明的英雄气概,乐队各声部与独奏在复杂情绪中找到契合点,成功完成这部高难度协奏曲,将乐曲意境准确传递给现场观众。

德沃夏克《G大调第八交响曲》是作曲家在故乡波西米亚生活期间创作的作品,带有浓郁的波西米亚风格。作品旋律优美,但其演绎难度却不容小觑。此次在吕嘉指挥下,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演绎热情饱满:排练中,吕嘉对各声部音色与演奏技法要求严格,加之对音乐的精准处理,乐团的演绎犹如一幅绚丽的波西米亚风情画卷徐徐展开,音乐层次分明。

乐曲开篇,弦乐序奏铺垫引出长笛的灵动旋律,清澈乐声将观众带入波西米亚乡间,画面感极强;这份田园之美延续至第二乐章柔板,乐队以柔美音色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意境,尽显排练后音色质量的提升。第三乐章中,弦乐声部在圆舞曲节奏型上展现出高度统一性,让此前表现不算突出的弦乐组也奏出了清澈透明的音色内核。第四乐章,音色明亮的小号奏响,管乐与弦乐音色相融合,使这段充满欢快舞蹈节奏的音乐更显浓烈,捷克民间节日的欢声响彻音乐厅。观众真切感受到,乐团演奏水平的提升让音乐“活”了起来。

通过排练和演出,吕嘉评价道:“这是一支极具潜力的乐团,乐手们对音乐满怀热忱,且在演奏中主动追求高艺术水准,这一点难能可贵。每位乐手都有才华、有潜力,当然,作为年轻乐团,他们在乐队演奏技法理解、作品音乐表达把握,以及对乐团终极艺术目标的认知上,仍有提升空间。邀请优秀指挥家合作,能让乐团进步更快。这是长期任务,并非两三次排练就能完全解决。”

此次“回溯——世纪之交的音乐”音乐会,是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音乐季的重头戏。吕嘉为乐团带来的变化令人惊喜,而对乐团而言,这样的惊喜越多,内在艺术力量便越丰厚强大,距离中国最优秀交响乐团的目标也越近。乐团的此次艺术提升,让乐团自身与观众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Q:想订阅《音乐周报》?

Q:想投稿?

Q: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