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西方思想殖民手法种种
发布时间:2025-10-28 18:40:00 浏览量:1
最近,一位印度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对西方思想殖民认知战的做法大加指责。他提到的有美国的NBA,还有西方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还有西方、其中主要是好莱坞的电影,专门毒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
咱们的新华社也发表了关于西方思想殖民认知战的文章,揭露西方通过媒体,通过各种文化渗透来向社会主义国家,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实施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传播。传播的主要内容是,西方文明是进步的,是先进的,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野蛮和落后的。他们用这样的传播内容希望进一步在非西方国家中培养一大批崇尚西方的青年群体。他们还搞出什么未来世界青年领袖的论坛之类的活动,也是要在广大非西方国家培养西方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的代理人。
其实,早在2001年,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就介绍了当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所针对中国搞和平演变的《十条诫令》,其中主要内容就是针对中国的青年一代,要让他们喜欢美国的生活方式,喜欢美国的文化,包括美国的体育、音乐、电影。要让中国青年厌倦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教育,要让中国青年对自己国家制度的各方面表达不满,等等。
当年,我在课堂上讲过这个《十条诫令》的内容,后来还把相关信息传到网上。后来,我看到在网上的一些反馈的声音。这些声音的绝大部分都是指责我发布的是假消息,是完全不真实的。我看到这些反馈声音,倒没有特别气愤。因为我发出去的是《参考消息》上登载的,又不是我自己胡编乱造的。所以我心里还是有底气的。但是,当时看到这些所谓反馈的声音,只是认为这些人不过是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他们不希望这个所谓《十条诫令》是真实的。我当时没有更深入地想到,在这些声音背后,是国内一些亲美反共势力的一次反扑。在当时的网络上,对《十条诫令》的反映似乎比较平平,关注的只是少数。可能还是有相当一些人并不认为这有多么严重,或者他们也会认为,揭穿《十条诫令》只是一种危言耸听。
在读大学的时候,港台歌曲开始传播到大陆。说实话,香港的歌曲我基本没有一个是喜欢的。台湾的校园歌曲还有一股清新之气,不太招人讨厌。但其中大部分也是虚幻的田园诗式的描写。而所谓港台流行歌曲,特别是所谓涉及爱情的,都是带有病态、畸形、哀怨之类极不健康的情调。如《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之类,简直就是哀怨之集大成者。其中不过是所谓青涩少女被纨绔子弟所骗,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而已。当时很多人喜欢听邓丽君的歌。她唱的中国民歌,还勉强可听,而她演唱的由台湾音乐人创作的流行歌曲,脂粉气极浓,几乎都带有风月场所的气息。我也一个都不喜欢。但是,客观地说,在八十年代,大陆经历了十年特殊时期,文艺作品的风格偏于单调,港台流行歌曲的传播确实会让一些青年人有新鲜之感。
然而在所谓新鲜感的背后,却是并不淡然的毒素。到了1992年,大陆媒体跟打了鸡血似的,一股脑地开始宣传港台明星的八卦、经历、生日、个人爱好等等。大陆一些中学女生追逐这些东西如醉如痴。我看到这种现象,完全懵了,不知道中国社会,或者说中国的文艺界(那时还没称为娱乐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这种状况绝对不正常,更绝对不健康。那时已经有了所谓追星族的说法。春节晚会上,蔡明和郭达表演的小品,蔡明扮演的追星族可谓惟妙惟肖。但是这种轻微的讽刺对于这种现象基本起不到任何对青少年纠正这种不良风气的作用。
后来,我只是认为这是港台娱乐资本为了捞钱,才搞出的这么多动作。现在看起来,他们的目的不只是搞钱,而是完全适应或者贴合中央情报局的《十条诫令》中的做法。对大陆搞的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殖民运动。当时我们的宣传部门,有的干部发现这里存在问题,想要提出批评,或者想要纠正这种现象,但被某些居高位者指责为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之类的借口来加以指责和制止。最后出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殖民的大泛滥。
今天,虽然港台流行歌曲大势已去,毕竟这一类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的东西不可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们的衰落是必然的。但是,有些遗留下来的痕迹还是存在着一些思想殖民的余毒。我们很多大中学生,还是喜欢追逐西方的音乐歌曲,他们对学习这一套演唱风格,比较热衷,他们在台上表演的也经常是这一类的东西。真正属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的歌曲、音乐和舞蹈,他们似乎都不屑一顾。在舞蹈表演上,他们总是模仿西方、港台、日本、韩国等稀奇古怪的动作,手臂上下翻飞,腰肢东扭西扭,基本没有美感,只是空洞的肢体动作。在一些大学生校园歌曲大赛上,这样的怪异也层出不穷。
或许,我们的大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其中已经暗藏着西方思想殖民的毒素。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革命历史是所涌现出的红色文化,还没有真正进入到现代青少年的生活之中。这样的情况需要尽快改变。多年前,重庆地区的唱红歌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西方思想殖民的一种反击。只是由于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唱红歌的运动被讥讽,被挖苦。也由于当年的领导者出了其他一些问题,导致唱红歌本身也受到牵连。
但不管怎么说,与红歌相比,今天那些西方的、日韩的、港台的没落文化基本都是糟粕。今天,我们要用红色文化教育我们的青少年,那么组织他们大唱红歌确实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红歌本身就旋律优美,情绪高亢,思想健康,能打动人。在九三阅兵式上,一曲《松花江上》让多少人热泪盈眶。一首《太行山上》又让多少人群情激昂。一首《保卫黄河》又让多少人心潮澎湃,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又让多少人豪情满怀。这样的红歌唱得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太不够了。
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我们的大中小学校,都要非常重视抵制和反对西方思想殖民的工作。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在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这一块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而且我们必须特别重视这样的工作,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不当回事,更不要认为这只是学生的业余爱好,我们不好干预。这绝对不是什么业余爱好的问题,这是争夺思想阵地的问题。
当然,对于西方文化中的优秀作品,我们也是欢迎的,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对于他们送上门来的文化产品,我们还是要仔细分辨一下,弄清楚它们到底是鲜花还是毒草。这个分辨工作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