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剧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人民日报对靳东的称呼变了,七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道明说对了

发布时间:2025-10-29 03:18:28  浏览量:5

“体制内铁饭碗+顶流演员”双重buff,居然也有人嫌烫手?2025年3月31日,北京,靳东刚率团从莫斯科回来,就被网友怼上热搜:一个拍电视剧的,跑国家院团当团长,还拿200万设奖学金,是不是“戏子镀金”?

一句话,酸得冒泡。

可酸归酸,人家真把文工团带进了莫斯科大剧院,头一回,牛。

说镀金得先问一句:镀金谁掏钱?

靳东那200万可是自己片酬里抠的,没花纳税人一分。

再说带团出国,文化年名单里就属煤矿文工团最“土”,名字听着像挖煤的,结果把抗战音乐剧搬进了老毛子最骄傲的舞台,现场票售罄,战斗民族起立鼓掌,视频在外网转疯了。

这要是镀金,也镀得太硬核。

别忘了,他23岁前还在酒吧端盘子,歌厅里唱一晚八十块,后来考中戏也是蹭课蹭出来的,没人给他开绿灯。

红了之后不签流量公司,窝在体制内拿死工资,一拿21年,图啥?

图个编制?

图个寂寞?

图的是能排自己想排的戏,不用被资本塞流量咖。

现在当团长,照样天天早上八点打卡,排练厅里盯演员走位,谁迟到当场批,比私企还严。

奖学金更实在,每年10个学生,每人两万,钱不多,但能抵得上一个农村家庭全年收入。

中戏老师爆料,评审他亲自看录像,谁整容脸直接刷,说“舞台要真表情,不要假鼻梁”。

一句话,把靠脸吃饭的门焊死。

网友最气的可能是“凭啥他又能演戏又能当官”,可翻遍文件,人家程序合规,文联委员、全国委员全是差额投票选出来的,现场直播,黑不了。

要怪就怪同辈演员还在争番位,人家早把履历卷到了政策圈。

所以啊,别急着酸,先看看自己银行卡余额,再想想上次给社会捐过几块。

靳东这操作,说白了就是把流量换成留量,把掌声换成奖学金,把个人光环变成舞台灯光。

你可以不喜欢他的老干部腔,但没法否认:他让一群唱音乐剧的穷学生,多了一条活路。

“换我,有这钱早躺海岛了,他还天天开会,图啥?

”——评论区最高赞,点出了真相:有人把名利当终点,有人把名利当起点,差别就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