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音乐史诗同台对话
发布时间:2025-10-29 09:14:48 浏览量:3
中俄音乐家同台演绎两国作品。 王小京摄
本报电(记者郑娜)黑白琴键上,黄河波涛汹涌奔流;台上台下,中俄友谊暖流涌动。日前,一部传递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气魄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在中俄两国音乐家的共同诠释下,响彻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当晚,俄罗斯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组成的联合乐团,同台演绎了两首诞生于战火中的音乐史诗。
上半场,钢琴家罗维联袂乐团,率先奏响《黄河》。这部协奏曲脱胎自抗战时期诞生的《黄河大合唱》,由殷承宗、储望华等音乐家改编,问世几十年来久演不衰,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中国交响乐的代表作。下半场,乐团演绎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它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肖斯塔科维奇将乐曲题献给自己的故乡——受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
捷杰耶夫对俄罗斯作品的驾驭炉火纯青,他调动乐团,细腻地表现了战争前的宁静、人民对家乡的深爱以及战争的激烈残酷。从黄河到列宁格勒,两部源自不同战场的伟大作品,形成了深刻的对话,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留下了音乐的回响。
近年来,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多次来华演出,积极促进中俄文化交流。
自这场音乐会起,捷杰耶夫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唱团及多位优秀独唱演员约200名艺术家,开启了6天的北京驻演,其中包括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巨作《黑桃皇后》音乐会版,以及登台北京艺术中心演绎威尔第歌剧《奥赛罗》。
